叙事视角的转换机制与情节构建
王彬彬 安勇花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
《背带短裤》是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旋转木马鏖战记》(1985)中的一篇作品。小说情节中采用多重叙事结构:通过叙述者 " 我 " 与妻子女性朋友的第一人称对话展开,继而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母亲在德国旅行时因购买背带短裤而觉醒并离婚的故事。作者运用视角转换构建了双层叙事结构:表层展现母亲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深层揭示女儿因此产生的心理创伤。这种叙述方式使两个层面的故事有机融合。
现有研究主要从三个方向展开:符号学角度解读 " 背带短裤 " 的象征意义(崔丽红 2023)、女性主义视角探讨母亲寻找自我的过程(张文静2017)、社会学层面分析" 熟年离婚" 现象(邢硕 2023)。相较之下,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文本情节构建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通过叙事学理论,重点分析不同叙事视角的应用,探讨母亲离婚经历与女儿心理变化的双层叙事呈现,揭示熟年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这一核心主题。
一、多重叙述视角与人物声音
叙事学理论将文本分为故事层与话语层两个维度。故事层包含情节、人物、空间等基本要素,构成叙事的基础框架;话语层则涉及视角与声音的运用,决定故事的呈现方式。在《背带短裤》中,村上春树通过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的交替使用,构建出多层次的故事空间。其中,视角解决 " 谁在观察" 的问题,声音则对应" 谁在讲述" 的叙事功能。
(一)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村上春树在《背带短裤》中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 我" 的视角展开叙事。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和观察者," 我 " 通过日常对话自然地引出了核心人物女儿。当 " 我 " 描述女儿 " 狂热于体育活动、拒绝婚姻 " 时,字里行间已暗示了母亲离婚给她带来的心理创伤。开篇那句关于命运支配人生的感叹,更是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情感基调,引导读者进入特定的叙事氛围。
" 我点点头。' 不过——如果在刚才的故事中,没有那背带短裤的内容,只是一个单纯的女性在旅途中发现自我、获得自立的故事的话,你还会原谅你母亲抛弃你的行为吗?'
' 不,绝对不会。' 她毫不迟疑地答道。' 这个故事的关键就是那背带短裤。'
' 我想也是。' 我回答道"
这段对话展现了第一人称叙事的独特力量。" 我 " 既是对话的参与者,又是故事的转述者,这种双重身份让简单的对话产生了丰富的层次。我们不仅能听到女儿坚决的回答,还能感受到 " 我 " 作为旁观者的思考和判断。时间在这里产生了微妙的错位——" 我 " 在转述时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而对话中的女儿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这种时间差让叙述产生了特殊的张力,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让两个不同世代女性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村上春树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让第一人称视角不再只是简单的 " 我 "的所见所闻,而成为一个精密的叙事装置,既展现故事,又塑造人物。
(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背带短裤》中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运用展现了独特的叙事艺术。这种高于角色的叙述角度,不仅全面呈现了母亲在德国的经历,更深入捕捉了她细微的心理变化。当德国店主拒绝时,全知视角生动展现了母亲绞紧手提包的细节动作,以及她内心自尊受挫、突然意识到自己活在丈夫阴影下的顿悟过程,使普通的购物经历升华为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
这种叙事视角的特殊魅力在于其客观叙述中暗含的深刻人文关怀。叙述者平静描述母亲通过当地德国男人购得背带短裤的过程,却让读者感受到苦涩的反讽——她的觉醒契机竟来自完成丈夫交代的琐碎任务。这种视角的权威性体现在其呈现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使读者得以多维度理解这个关于自由与束缚、觉醒与妥协的复杂故事。
(三)双重叙述视角的转换
《背带短裤》通过第一人称与全知视角的巧妙转换,构建了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在母亲购买背带短裤的情节中,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全面展现了事件过程,而第一人称视角则通过女儿对话直接呈现其心理变化。这种视角转换不仅丰富了叙事维度,更深化了读者对小说主题——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代际影响——的理解。
二、隐含的作者视角与声音
叙事学理论强调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区分与联系。查特曼(2016)将作者分为真实作者(现实创作者)和隐含作者(文本代理人),叙述者则是作者虚构的讲故事者。巴尔特(1989)指出,叙述者一旦被创作便独立于作者,但仍是作者思想的" 代言人"。
在《背带短裤》中,村上春树通过" 我" 的叙述展现母亲的觉醒过程。传统贤妻良母形象的母亲在德国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却被迫为远方的父亲购买背带短裤。购买过程中屡遭拒绝的经历,唤醒了她对婚姻生活的厌恶,最终促使她决心离婚追寻自由。这种叙事手法生动展现了父亲 " 不在场 " 却持续施加影响的家庭权力关系。
三、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背带短裤》中双重叙事视角的艺术运用。小说通过母亲购买背带短裤的事件,构建了母亲觉醒(全知视角)与女儿创伤(第一人称视角)的双层叙事结构。" 我 " 作为旁观者记录女儿故事,女儿又转述母亲故事,形成 " 故事中的故事 " 嵌套效果。视角转换既保持叙事独立性,又建立有机联系:全知视角展现外部事件,限知视角揭示心理影响,完整呈现了女性意识觉醒过程及其社会意义。这一分析为理解村上春树作品的叙事艺术和女性意识表达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 王志松 . 林涛 (2009) 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 [M]. 外研社
[2] 王禹 . 李讴琳 (2013) 简明日本文学史核心考点 [M]. 外研社
[3] 胡绮琦 . 叙述视角的链式效应 [N]. 科学导报 ,2024-03-15(B04).
[4] 邢硕 . 日本熟年离婚视域下解读《背带短裤》[J]. 名家名作 ,2023,(22):60-63.
[5] 崔丽红 . 村上春树作品中的“背带短裤”意象分析 [J]. 作家天地 ,2023,(11):74-76.
[6] 张 文 静 . 浅 谈《 背 带 短 裤》 中 的 女 性 意 识 [J]. 青 年 文 学家 ,2017,(29):137.
[7] 刘頔 . 浅析村上春树《背带短裤》[J]. 牡丹 ,2016,(16):27-28
[8] 関氷氷 , 楊柄菁 . < 論文 > 村上春樹短編小説 「レーダーホーゼン」 における < レーダーホーゼン > と < 半ズボン [J]. MURAKAMIREVIEW, 2023, 5: 38-52.
[9] 浅利文子 . 村上春樹作品における回転運動という表象[J]. 異文化 . 論文編 :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Hosei Univeresity, 2020 (21): 173-193.
[10] 森野正弘 . 「レーダーホーゼン」 の物語構造 : 母の物語 / 娘の語り[J]. 山口国文/ 山口大学人文学部国語国文学会 編, 2020 (43):101-115.
作者简介:王彬彬(2000—),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单位: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与比较文学。
安勇花 (1971-), 女 , 朝鲜族 , 柳河人 , 博士,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