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档案管理在企业合规运营中的作用及优化
向茜
湖南高速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410000
引言
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提升国企治理能力的背景下,合规管理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合规不仅仅是对法律法规的被动遵守,更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合理性、透明度与运行效率的重要体现。而档案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记忆系统”,承载着企业所有经营行为、法律文件、制度建设与管理决策等内容,是实现企业治理全流程留痕、可审计、可溯源的基础保障。国企由于其资产规模大、业务链条长、监管责任重,更加需要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支持其合规运营。本文从档案管理在合规管理中的功能出发,结合当前国企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以推动企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营。
一、档案管理在合规运营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档案管理对企业合规运营的支撑体现在多个维度。一方面,档案作为组织行为的真实记录,在企业面对审计监督、法律诉讼、行政检查等场景中,起到了举证与防控法律风险的关键作用。例如,人力资源档案可以支撑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合同档案可以应对合同履约争议,财务档案可以满足税务检查与内部审计要求;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通过规范文件归档流程、统一分类标准与保存年限,提升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和透明度,为企业制度执行提供有力依据。同时,完整准确的档案数据还可辅助企业在经营分析、战略制定中提供历史参考与决策支撑,从而实现“档案促管理、管理促合规”的良性循环。实践表明,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和管理成本,为企业建立风险防控屏障,构建合规文化提供土壤。
二、当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已经历多轮制度建设与信息化发展,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不力。部分企业虽制定了相应规章制度,但执行过程中存在流程不闭环、归档不及时、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档案丢失、缺失或归类混乱。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尤其在多级集团型国企中,档案系统存在数据割裂、平台孤立、接口不通等现象,无法实现档案数据与企业 ERP、OA、合同、财务等系统的自动归集与联动分析。三是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受限于历史观念影响,档案岗位多为边缘化岗位,缺乏系统培训与专业认知,难以胜任企业在数字化背景下对档案数据治理的新需求。四是档案服务功能尚未完全激活。部分企业将档案仅作为静态的“存储库”,未能发挥其在合规审计、战略分析、风险识别中的动态支撑作用。上述问题表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还未真正融入企业管理与合规运行的全链条中,仍需从制度、技术与人力等方面协同优化。
三、强化档案管理在合规体系中的制度衔接与流程管控
要推动档案管理在合规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从制度设计层面建立档案与合规管理的联动机制。首先,应明确档案管理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职责定位,将其作为风险控制和监督评价的重要支点,纳入企业合规组织架构与监督体系中。其次,在制度层面要实现业务流程与档案归集同步设计,即在制度制定、合同审批、项目推进、监督检查等环节中设置“归档节点”,确保每一合规动作都有对应记录生成和归档动作。此外,应加强档案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通过流程自动化工具对文件流转与归档行为进行跟踪审计,确保数据闭环与责任追溯。在监督层面,建立由纪检、内控、法律与档案部门协同联动的复核机制,对关键领域如基建采购、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等档案执行情况进行抽检与评估,及时发现合规漏洞,促进企业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四、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升级以提升合规能力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网络化转型,这为增强企业档案管理对合规运营的支撑能力提供了新契机。首先,国有企业应加快统一档案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子公司档案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与共享调阅,破除信息孤岛。其次,应推动档案数据与合同、项目、财务、法律等系统的数据对接,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数据链”,以支持合规审计、风险预警和动态监控。例如,通过对关键合同的履约数据与归档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可及时发现潜在违约风险或不合规行为。再次,应积极引入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全文检索等 AI 技术,提升档案数据处理效率与可用性,推动档案从“静态存储”向“动态资产”转变。此外,针对敏感数据和关键档案,应结合区块链与加密技术加强安全防护,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与法律效力。数字化建设不仅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是企业构建系统合规防线的重要工具。
五、提升档案人员专业能力与合规意识的协同培养
高效的档案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有企业应从多角度着力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结构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一方面,应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涵盖档案法律法规、合规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数据分析与风险识别等内容,强化其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中的专业定位与技能匹配。另一方面,应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档案人员与法务、合规、审计等部门定期交流,提升其对企业合规流程与制度的理解水平,实现档案工作的主动服务与价值嵌入。同时,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设立专项奖惩机制,激发岗位活力与专业成长动力。只有将“重制度、重技术、重人才”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以档案为支点的企业合规管理能力系统提升路径。
结论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在合规运营中具有基础支撑与战略推动的双重功能。完整、真实、可追溯的档案体系不仅为企业合法合规运营提供重要凭证,更是实现风险控制、提升管理效能、促进透明治理的关键手段。当前,国企档案管理面临制度执行力不足、信息化滞后、人员能力偏弱等多重挑战。为有效发挥档案在合规体系中的作用,需从制度联动、流程优化、技术赋能与人才培养四个层面协同推进。未来,随着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将不再只是“记录者”,而将成为合规管理与企业战略运行的“智慧节点”。推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持续优化,不仅是履行合规责任的现实要求,更是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璐 . 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4,(24):47- 49.DOI:10.13768/j.cnki.cn11- 3793/f.2024.1316.
[2] 钟海平 . 国有企业档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J]. 华章 ,2024,(11):54- 56.
[3] 赵 娟 . 现 代 国 有 企 业 档 案 管 理 思 考 [J]. 中 国 金 属 通报 ,2024,(10):180- 182.
[4] 周清 . 浅谈信息数字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 措 施 [J]. 中 国 盐 业 ,2024,(18):52- 55.DOI:10.19396/j.cnki.issn1004-9169.2024.18.003.
[5] 向茜 女 硕士 馆员 从事纪检 档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