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张凌雁
湖北大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市政道路的车流量日益增加,车辆载重也持续增大,铺设稳定可靠的路面基层成为保障道路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较为常见的路面基层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就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可为同类市政工程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引言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因其良好的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现已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施工期间,通过加强技术要点把控和质量检测,可使施工整体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1工程概况
以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例进行相关研究,其设计速度为80km/h,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3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ES-3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cm厚下封层+8cm厚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4cm厚SMA-16改性沥青马蹄碎石混合料,路面结构总厚度为74cm。
2市政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保证水泥稳定石基层顺利施工的前提条件。首先,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平整工作,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积水等影响施工的因素。此外,还需准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搅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如表1所示),并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施工人员应参与相关技术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质量控制
2.2.1级配碎石质量控制
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颗粒的直径必须严格遵守图纸和规范的规定,不得超出规定的尺寸。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应将碎石按照粒径大小划分为3~4级,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精心挑选出最合适的碎石类型和等级。为了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使用的碎石料的硫酸盐含量,一般不得超过0.25%,有机质的含量也不得超过2%。如果发现有任何不符合要求的碎石,必须立即禁止使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它们干燥、洁净,以免混入杂质。
2.2.2 水泥质量控制
经过严格的检验发现,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能够有效地支撑道路基层的建设,它的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少于6h。因此,建议使用这种类型的水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得到高质量的基层。夏季是一个特殊的季节,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控制好水泥入罐的温度,以免达到50℃以上。
2.2.3水质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源应洁净、无杂质,水中不能含有影响水泥强度的物质。在必要时,可对水质进行分析,在确定其对整体施工过程没有不良影响后便可使用。
2.3混合料拌和与运输
工程采用集中厂拌法进行混合料的拌和,在拌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和水的添加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导致混合料性能下降。含水量应略大于0.5%~1%,以补偿运输、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同时,拌和站配备精确的计量系统,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原材料的投入量,确保每一批混合料的配比都符合设计要求。在运输方面,拌和好的混合料及时、快速地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减少等待时间和避免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离析失。运输车辆选用性能稳定、密封性好的车型,以防止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和水分散失。在运输过程中,还应采取措施避免混合料受到阳光直射或雨水淋湿,以保持其工作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施工质量,要求拌和站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精确度和稳定性;施工现场也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测点,对运达的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4摊铺与碾压
在基层摊铺前,必须严格检查底基层,做到洁净、平整且压实度满足要求,对不平整处进行必要的修补。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安置摊铺机,工程使用2台DT1600摊铺机进行同步作业,分别从内侧和外侧开始摊铺,2台摊铺机之间的间隔控制在10~15m之间,行驶速度则维持在1m~2m/min。摊铺时,控制松铺系数为1.3左右,保持混合料挡板与布料器端部间距不大于0.3m,同时,摊铺速度稳定在1.5km/h,严禁随意调整速度、方向或空场收斗。
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碾压作业。碾压是通过压路机的反复碾压,使混合料密实,消除内部空隙,增强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1)初压主要是稳固和初步压实,通常使用轻型压路机(如轮胎压路机);(2)复压是提高压实度,通常使用重型压路机(如振动压路机);(3)终压则是进行表面平整,用静载压路机进行最终压实和抛光。在碾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和压实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每个工序完成后,应进行现场检测,确定是否达标,必要时进行补救措施。
2.5接缝处理
在整个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除了对基层本身的碾压质量严格把控外,接缝处理也是关键环节。应及时对相邻两个施工段的衔接区域进行搭接处理,以确保接缝部位结构完整且稳定可靠。在基层施工过程中,先预留5~8m的尾部暂不做碾压处理,将此部分的施工时间延长至后段基层施工期间。具体方法为向预留部位增添水泥,与预留处已摊铺但尚未碾压的混合料拌和,再将该部分连同后一段共同碾压。工作缝是基层接缝处理中的重点内容,其指的是每日施工产生的最后一道末端缝,要求上下层的接缝部位应设置在相同部位并保持直线状态。已压实基层的边缘部位较为薄弱,次日施工时需要在该处设置方木条进行防护,在碾压前将方木条取出,并向该空缺部位回填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2.6基层养护
基层养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道路项目中,每完成一段基层的碾压作业后,需对其平整度和压实度进行检测,若实测结果显示平整度和压实度均符合标准要求,应对其即刻覆盖塑料薄膜。次日再揭开薄膜进行洒水使基层表面保持湿润,随后再继续覆盖薄膜对其进行养护。在基层养护期间,必须合理控制洒水量,以防止基层表面因水分不足而出现收缩开裂等病害现象。当下基层混合料具备一定强度后,洒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深度达到5~10mm则满足要求,此时需再次对其进行覆膜养护。此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以保证其具有良好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对整体道路质量、使用寿命具有较大影响。这就要求参建者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施工期间加强拌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等多个环节的技术把控,还要深刻意识到原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因素对工程效果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需求的多样化,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将继续得到完善和推广,为市政道路施工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3,(20):99-101.
[2]米建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3,49(07):200-201+206.
[3]鲁丽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3,49(02):128-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