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教育”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吴聪敏
湛江市第八中学
摘要:网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网课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了线上教学方式和线下教学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延伸的教学空间和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场必要变革。在教学大变革以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音乐学科同样需要适当的创新实践、转变原有教学形式。本文将解析如何利用“上网课+教育”的模式推进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带给学生全新的音乐课堂视听说学习体验、创造真正高质量和高品质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创新
前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人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审美素养提升的关键阶段,音乐学科在培育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同时,具有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由于音乐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音乐教师有必要挖掘更多教学方式、开发更多教学资源,并以全新的教育模式推进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实践改革。“上网课+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已在实践中有所应用,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原则、具体措施以及总结实施过程,保障课堂教学工作的正常推进。
一、上网课+教育模式概述
上网课+教育是指利用网课教育资源与线下教育资源融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升级,也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的突出,已逐渐发展成为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上网课的过程中,教学时间和空间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碎片化的时间展开学习和探究,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能在探究过程中得以满足[1]。在实施网课教学的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助力和引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这也是“上网课+教育”的目的所在,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指导学生,也能让学生更加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主动开展对音乐学科知识的探究以及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中收获满满。
二、上网课+教育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实践的目标与原则
明确“上网课+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原则,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创新教学实践的基本遵循。以学习《军民大生产》这一个歌曲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倾情演唱《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展现出乐观和积极的精神;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学习产生对劳动号子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自行对劳动号子进行改编、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目标为依托设计网课以及课件。在制定教学原则时,音乐教师需要明确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基本原则、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核心原则、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原则。为有效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可以从听、赏、学、演四个领域开展歌曲学习以及探究。为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音乐教师可以在网课课件中设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教师可以讲述歌曲的节奏、分析歌词、鼓励学生演唱以及为学生提供登台演出的机会,向着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带着多元原则推进教学。
(二)创新实践的具体措施
总结“上网课+教育”的具体措施,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助力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即便是以网课手段落实对学生的教育,音乐教师也同样需要明晰措施、落实实践。以学习《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为例,创新教学实践的初始步骤是对学生的学情作出分析,以互联网发放调查问卷的调查形式更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可将学生具体划分为害羞不愿意开口演唱、容易跑调害怕开口演唱、乐于开口演唱的三类,并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后续网课教学环节,引导全体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和开展演唱[2]。在分析学生的学情之后,音乐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围绕重难点采取可行的教学措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能否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展示乐观精神,本节音乐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精准区分节奏以及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在明确重难点的基础上,音乐教师可以在网课中减缓讲解中难点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消化和理解时间,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感压力和产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三)创新实践的实施过程
对“上网课+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创新,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体验感,而且能够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音乐教师需要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环节、善于给予学生全面的教学评价,并以此完成教学过程。仍以《军民大生产》歌曲学习为例,在正式进入网课之前,音乐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导入教学内容,由学生回答“我国民歌的三大主要题材有哪些?同学们可以举例说明吗?”的问题,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思考,以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网课学习之中,音乐素养比较高的学生能够回答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山歌的代表,《茉莉花》是小调的代表”,此时教师便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属于劳动号子,不仅能够调足学生的胃口,而且能够自然而然进入网课教育[3]。在推进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这些拓展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将音乐学科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以及表演音乐。特别是在学生完成自主编创之后,音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开展评价,发挥评价对于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再比如网课讲授七年级下册《国歌》时,我引导学生先观看视频,而后模仿国庆大阅兵的行进步伐,原地踏步,要求做到铿锵有力,步伐整齐。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愉悦感和趣味性,对完成教学计划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最后让学生自编自导,表演升国旗场面,把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
结语:
综上所述,“上网课+教育”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完整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机会,而且对于学生优良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产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可以提高对自身育人能力的要求、主动学习更多网课教育方法、总结有效的网课教育经验,在迎合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挥“上网课+教育”这一教学手段的价值意义,以新的教学方式为音乐课堂注入特色。
参考文献:
[1] 窦静,田瑞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5):61-64.
[2] 周金宁."乐"享云端——让初中音乐课堂展开信息的翅膀[J].互动软件, 2023(3):448-450.
[3] 王瑛芳.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音乐教学——以《彩云追月》一课为例[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3(3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