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景观园林的适老化设计优化
叶永岚
513030199512020040
关键词:社区景观园林;适老化设计;老年人需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社区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景观园林的适老化设计愈发重要。社区景观园林不仅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他们进行社交互动、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
一、社区景观园林适老化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1.1 适老化设计现状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逐渐受到关注,部分社区开始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融入适老化理念,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新建社区会在规划时考虑设置基本的无障碍通道和休息座椅,试图满足老年人的基础需求。而老旧社区由于建成时间早,设计理念滞后,适老化改造多停留在表面,如简单增设几个座椅、修补破损路面等,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整体来看,社区景观园林的适老化设计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社区更注重景观的观赏性,对老年人的实际使用需求考虑不足,导致许多景观空间和设施对老年人而言实用性不强,难以真正发挥社区景观园林在老年人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空间布局上存在明显缺陷,活动区域分散且功能单一,老年人若想参与不同活动,需在多个区域间往返,增加了体力消耗。部分社区的景观园林与居住区距离过远,或路径设计曲折,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极大困扰。设施配置方面问题突出,无障碍设施严重不足,即使有设置,也常因设计不规范而难以发挥作用,比如坡道坡度陡峭、扶手安装位置不合理等。休息设施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在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区域往往缺乏足够的座椅,部分座椅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老年人久坐后易感到不适。植物选择与配置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有些社区为追求景观效果,种植了带刺或有毒的植物,对老年人的安全构成威胁。部分区域植物过于茂密,遮挡了光线和视线,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活动体验,还可能隐藏安全隐患。安全与细节设计缺失,路面材质选择不当,雨天易打滑;夜间照明不足,许多路径和活动区域光线昏暗,老年人出行存在安全风险。此外,缺乏清晰的导向标识,老年人在景观园林中容易迷路,也给他们的活动带来不便。
二、老年人对社区景观园林的需求分析
2.1 生理需求
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在生理方面对社区景观园林有特殊需求。行动上,他们需要便捷、安全的通行环境,平坦的路面、适度的坡度和必要的辅助设施能帮助他们减少行动困难。随着感官功能的退化,老年人对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更为敏感,充足的光照、舒适的通风以及适宜的温度能让他们在户外活动时感到舒适。老年人的体力有限,需要频繁休息,因此在活动路径旁和活动区域内设置足够的休息设施至关重要。同时,他们对环境的安全性要求极高,避免碰撞、滑倒等意外发生是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基本前提。
2.2 心理与社交需求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缩小,容易产生孤独感,对心理与社交需求更为迫切。社区景观园林为他们提供了社交平台,他们希望能有与同龄人交流、互动的空间,在交流中获得情感慰藉和精神支持。老年人渴望归属感,希望社区景观园林能营造出温馨、亲切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一些具有怀旧元素的景观设计,能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满足其情感需求。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老年人能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增强生活的信心。
2.3 活动需求
尽管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仍有多样化的活动需求。散步是多数老年人喜爱的活动,他们希望有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散步路径。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也受到欢迎,如太极、广场舞等,需要相应的活动场地和简易设施。部分老年人喜欢安静的活动,如下棋、打牌、晒太阳等,这就需要有安静且舒适的空间。还有些老年人对园艺活动感兴趣,希望能有一小块土地用于种植花草,丰富日常生活。这些活动需求的满足,能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促进身心健康。
三、社区景观园林适老化设计的优化策略
3.1 空间布局优化
设立集中复合型的活动场地,集合散步、健身、交往、休息等多种功能,缩短老年人活动范围。活动场地和住宅区之间合理设置,缩短活动场所在空间距离上的尺度,让老年人走到即可。空间安排上,兼顾开敞与隐蔽的需求,创造大空间的集体活动广场,满足老年人集体活动的需求;布置一些小尺度的坐休空间,让老年人有交流或休憩的封闭场所。路径系统尽量明确简单,不要过于曲折,主要路径成环,便于老年人散步与认路。这样的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了老年人行动能力有限的特点,集中式场地减少了他们的奔波,不同尺度空间的搭配能满足从集体广场舞到三五好友闲谈的多样需求。环形路径既符合老年人散步的习惯,也能降低他们迷路的概率,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安心地活动。
3.2 设施配置优化
健全无障碍设施,坡道坡度放缓,扶手须牢固、适当高、保证轮椅通行;出入口勿设台阶,如要设置,须与之配合安装坡道。增建座椅的数量,在路径旁、活动区边缘等位置均匀分布,座椅应选用较稳固的材质,有靠背和扶手,部分座椅应配备遮阳蓬或避雨亭,较舒服。按老年人活动需求,设置相应活动设施,如散步环路应设有明确标识和休息点;健身区域应安置简单、安全的健身设施;设置棋牌桌、石凳等让老年人休闲;设置小型园艺区满足老年种菜活动需求。安全的植物选择从源头避免了老年人被伤害的可能,美观且易存活的植物能让景观长期保持良好状态。光照与阴凉的合理分配,既满足了老年人晒太阳的需求,又提供了夏日避暑的地方。
3.3 植物选择与配置优化
选择安全性高的植物,忌采用带刺、有毒、容易过敏的植物。选择观感良好的植物、生存率高的灌木类、花草植物等,如四季常青的灌木、花色淡雅的花卉等,营造良好的景观;选择多样的植物,活动场所应当给予充足的光照,便于老年人活动享受阳光;休憩区设置遮阴树木,方便老年人有充足的阴凉休息区。对于植物而言种植得当、间距合理,保证视线不受阻碍,可防止老年人活动时安全隐患的问题。植物不可贴近路径及设施,以免老年人绊倒或划伤。安全的植物选择从源头避免了老年人被伤害的可能,美观且易存活的植物能让景观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3.4 安全与细节设计优化
增加安全保障,地面选择防滑、光滑的材料,避免地面采用滑动的瓷砖;在滑的地面提示老年人需小心注意。增加夜间照明,在道路、活动场所、进出路口等重要的位置加装足够的路灯,提供足够的亮度和柔和的光线,避免眩光现象产生。注重细节人性化处理,比如提供清晰的导向标识,标识文字应清晰,字体应当大,标识内容简单,方便老年人辨别。在景观中增加回忆感,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增加展示老照片的景观墙、设计传统风格建筑等,激起老年人美好的回忆等。
结语
社区景观园林的老年化适配设计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社区景观园林的老年化适配设计有诸多不足,无法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对老年群体的身体、心理、社会、交往与休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做出分析,从布局、设施、植物、安全和细节等景观方面综合优化,从而提升老年群体社区景观园林的老年化适配水准。
参考文献
[1] 丘卓华 . 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12):229-231.
[2] 王 孝 敏 . 城 市 景 观 园 林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对 策 研 究 [J]. 城 市 开发 ,2025,(0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