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下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

伍方圆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 435000

作者简介:伍方圆(1985年11月),女,汉族,湖北省黄石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湖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基金或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青年资助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下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4Q063)。

摘要:在高校当代舞蹈教学中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道德和情感发展,还能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有效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基于此,文章阐述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价值意蕴,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企合作这几方面出发,探究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下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实现路径,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培养新时代优秀青年。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文化;高校;舞蹈;铸魂育人

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别山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通过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当代舞蹈教学,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中蕴藏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下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实现路径,希望给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借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优秀青年。

1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价值意蕴

1.1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校当代舞蹈教学中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元素,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和民俗风情,可以为舞蹈的创编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丰富教学资源,增强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大别山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提高他们参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提升舞蹈教学效果[1]。

1.2促进学生道德和情感发展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当代舞蹈教学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和情感发展。一方面,大别山红色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将其融入舞蹈教学,以舞蹈动作的形式来表达民族精神和情感,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别山红色文化元素的融入,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促进学生情感发展[2]。

2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下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实现路径

2.1构建红色舞蹈课程体系

关于红色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是深挖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旧址、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大别山烈士纪念园等红色遗址,让学生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熟悉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红色故事,同时融入红色文化概论、红色舞蹈史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红色文化的整体认识,了解红色舞蹈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二是开设红色舞蹈作品赏析课程,选择经典红色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和分析,把握经典红色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汲取其中蕴藏的精神力量,培育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将红色舞蹈课程的学习与红色舞蹈创编有效融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围绕红色文化主题进行舞蹈创作,将个人情感与红色精神融合,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四是优化课程教学评价和反馈,定期举办红色舞蹈展演、比赛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作才华,同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持续改进。

2.2红色舞蹈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校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红色舞蹈教学,一是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红色舞蹈剧目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以视频的方式介绍剧目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让学生初步了解红色舞蹈剧目,再结合剧目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在红色舞蹈剧目中,演员如何通过表演准确传达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大别山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是怎样体现的?如何将革命人物的精神品质融入舞蹈创作中?教师结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转换角色,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互动中去,适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探索和思考,帮助他们尽快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红色舞蹈课程知识,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学习革命精神。二是采取跨学科教学方法。在进行舞蹈的创编教学中,教师可以邀请历史系的教师讲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故事、李先念同志的英雄事迹等红色历史,邀请文学系的教师分析大别山红色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邀请音乐系的教师指导音乐选择与编曲。通过将历史、文学、音乐等多学科知识与舞蹈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红色舞蹈作品,培养学生跨学科意识和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精准把握红色舞蹈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感悟革命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立德树人。

2.3加强校企合作,拓展舞蹈育人空间

一是高校与文化企业合作共建红色舞蹈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红色舞蹈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文化企业可以安排专业舞蹈者兼任指导教师,让他们从实际演绎的角度出发,分享他们的实战经验以及在演出期间收获的精神力量。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与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红色舞蹈创编和表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表达大别山红色文化中蕴藏的思想与情感,传播民族精神。二是高校与演艺公司加深合作,综合双方优势资源,联合举办红色舞蹈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舞蹈表演,真切感受大别山红色文化魅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以文化人[3]。

结语

综上所述,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其价值意蕴,探究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因下高校当代舞蹈铸魂育人实现路径:构建红色舞蹈课程体系;红色舞蹈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强校企合作,拓展舞蹈育人空间。未来还应加强理论研究,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更好地发挥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袁芳,哈尼克孜·艾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研究[J].匠心,2024,(12):29-31.

[2]索丹娜.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地方高校舞蹈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4,(17):212-214.

[3]孙楷强.山东红色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性传承路径研究[J].山东艺术,2024,(0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