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者

赵学凯

辽宁省凌源市凌钢小学 122500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往往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协同,难以充分发挥二者的育人合力。本研究聚焦于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方式,探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优化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而班级管理则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性。这种模式能够使教学活动与班级管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于教学内容的协同

(一)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多元的育人素材,这要求教师运用深度文本分析法,对教材进行系统且深入的剖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教师在教授《司马光》这类经典课文时,不能仅局限于文言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质,是一种宝贵的德育资源。教师可将这种品质培养有机融入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强化和引导,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情境时,逐渐形成类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二)开展主题式教学与管理活动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根据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或特定教育契机,开展主题式教学与管理活动,能有效打破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壁垒。以 “环保” 主题为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和项目式学习法,组织学生学习环保相关课文,引导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深化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在班级管理层面,基于实践教育理论,开展班级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宣传、校园绿植养护等活动。

二、借助教学方法的协同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小组管理相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合作互动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社会技能。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阅读讨论、写作互评等任务,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沟通、协作等关键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以相同或类似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事务管理,如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共同策划班级活动等,这一做法借鉴了组织行为学中的团队协作理论。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小组管理相结合,构建起一种学习与管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学生在语文学习小组中培养的合作能力能够迁移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在班级管理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等得到锻炼,又进一步促进语文学习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源于认知心理学的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情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在班级管理中借鉴这一方法,当班级出现同学之间不团结的问题时,教师创设模拟的 “合作完成任务” 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知识和感悟。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引导学生反思班级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反思性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将情境中的体验与班级现实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班级人际关系的思考和调整,进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三、融入班级文化建设的协同

(一)打造具有语文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语文学习与班级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具有语文特色的班级文化,符合文化教育学的理念。在教室设置图书角,摆放各类经典文学作品,依据阅读推广理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定期更新黑板报内容,展示学生的优秀语文作品,如作文、书法、手抄报等,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还能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增强班级的文化底蕴。从符号互动理论角度看,这些展示在班级环境中的语文元素成为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符号,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语文学习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

(二)利用语文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生活

组织各种语文活动来丰富班级文化生活,是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融合了语言表达、文学欣赏、艺术表演等多种元素。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这些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智能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依据群体动力学理论,这些活动能够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策划、组织和表演,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信任,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同策略,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也面临着教师观念和能力不足、时间精力有限、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师工作安排和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等对策,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协同育人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金銮.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方法探讨[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5年度学术成果集.郯城县东方红小学;,2025:874-876.DOI:10.26914/c.cnkihy.2025.003543.

[2]廉欢.小学语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与策略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4年度学术成果集.梨树县刘家馆子镇中心小学校;,2024: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