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教学中农村小学学生“唱读”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
张玉玲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芙蓉学校425500
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研宄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各年龄段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窦桂梅老师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指出主题教学是“从生命的层次、哲学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的一种课堂教学思想”并在《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宄》一书中对主题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界定:“主题教学是从文化的高度,培养完整人的哲学角度,坚持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在综合思维指引下,整合多种资源,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生成教学价值,促进儿童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生成主题,进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与培养价值观,在动态的、立体的主题的教与学中,形成核心素养。”窦桂梅老师认为,“主题阅读”就是指读书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选取一定的主题,让学生充分围绕主题选择不同的作品来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在实际教学中,主题阅读教学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农村小学主题阅读教学开展中,一些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方面,教师对主题阅读认识不足。主题教学中,教师侧重讲而忽视读,学生听讲多、阅读少;围绕教材展开的阅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课内外阅读教学完全脱节。另一方面,受农村地区教学条件限制,在没有校内图书馆的条件下,学生的阅读数目杂乱,达不到“开卷有益”的效果;教师指导方法单一,学生朗读不规范,语感差,唱读现象严重。然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农村小学也不例外,农村小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准确地朗读课文,这对于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而言至关重要。而学生主题阅读中语感差、唱读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不利影响,与主题阅读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等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通过后续一系列调查研究,初步形成本次课题。
一、问题提出(为什么)
农村小学主题阅读教学中,一些问题比较常见,比如,农村地区条件滞后,没有图书阅览室,阅读书目以教材为主,十分单一,学生经常是有啥读啥,阅读书目杂乱;教师对主题阅读缺少足够深入的认识,阅读教学方法守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唱读”问题严重,这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村小学生阅读当中唱读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包括拖、顿、无停顿、重复、念经式以及唱歌式等。具体地说,这一系列的表现形式就是小学生不管是阅读什么样的课文,每个字都会拖;很多小学生阅读时一字一顿;学生在阅读、朗读时没有停顿,通常是一口气读到底,出现读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唱读现象;在朗读中,小学生通常会不自觉地重复一些字、词;在朗读的整个过程里面,一些学生毫无感情,仿佛是小和尚念经;农村小学的部分学生朗读就像在唱歌,甚至会根据一些固定的曲调唱读课文等等。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从这个现象出发,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目标与内容(是什么)
小学生阅读学习中,朗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书可以有多种方式,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而言,读书、阅读的主要方式还是朗读。在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课堂上,郎朗读书声不绝于耳。然而,若细听就不难发现其中夹杂了很多“荒腔走板”的“唱读”式声音,这与阅读教学中朗读的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即使有教师想给这种读法贴上“吟诵”的标签,也是牵强附会罢了。因此,本课题就以“唱读”为研究对象,探讨主题阅读教学中,农村小学生“唱读”的原因,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措施,纠正小学生的错误朗读现象,以期规范朗读,提高阅读水平,进而深刻阅读与理解,实现阅读理解水平能力的提升。
三、研究过程(怎样做)
先是通过百度输入“主题阅读”、“唱读”、“农村小学”等关键字,查找相关文献,并在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广泛搜集有关主题阅读教学中“唱读”的各种资料,并认真阅读、整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借助于他人的研究成果,从中选取信息,并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研究,以丰富和完善“主题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为研究提供参考。
再就是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情况,并通过具体分析,了解农村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学生“唱读”现象如何,是以哪些方式表现的,突出的问题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种“唱读”问题的,并从中探究解决策略。
四、研究预期成效(做好会怎么样)
通过实践研究,在教师正确的朗读指导下,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在朗读上预期能够得到改善,语感能得到增强,阅读之后的文章理解方面也能够更加深入,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助力。
五、课题研究前期阶段
主要是从主题阅读、朗读、唱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主要的资料有吴涛的《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岑丽明的《有效转变农村小学“唱读”陋习之我见》,周利利的《朗读,精彩我的课堂——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袁学军的《让朗读成为低学段语文“清新”的课堂》以及吴婷婷的《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策略探微》,还有窦桂梅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吕丽萍的《语文朗读指导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等等。并作了一些读书笔记。从窦桂梅老师的著作中在主题阅读教学上得到一些感悟,老师指出“从生命的层次、哲学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的一种课堂教学思想”并对主题阅读进行了概念界定,“主题教学是从文化的高度,培养完整人的哲学角度,坚持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在综合思维指引下,整合多种资源,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生成教学价值,促进儿童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生成主题,进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与培养价值观,在动态的、立体的主题的教与学中,形成核心素养”。
六、 课题研究过程中
在这一阶段,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教学中纠正学生“唱读”问题的方法,发现“唱读”并非顽疾,需要教师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措施,就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并且,纠正“唱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需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才能得到彻底根治。因此,作为农村地区小学生语文教师,在认识到阅读教学中“唱读”这个问题后,就要基于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多措并举进行针对性解决,并秉承“打持久战”的理念,在日常的点滴教学中不断纠正,进而获取长效。
七、课题研究工作小结
做“主题阅读教学中农村小学学生“唱读”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这个课题以来,经历了查阅参考文献、结合主题阅读课程中学生实际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该课题已不仅仅是书面文字上的认识,而是深入到前人的研究当中,深入到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当中,全面的认识农村地区小学生的主题阅读教学,深刻探究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唱读”问题,并能够针对性地结合实际去解决。虽然课题研究到这里才算是基本展开,但前期工作准备的足够充分,后续的深层次研究才更能有序推进,所以,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将从实际调查、学生案例入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