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匹克球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唐雪锟

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 单位邮编:458030

作者简介:姓名:唐雪锟,出生年份:1989年12月,性别:男

民族:汉,河南鹤壁,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与深化,中小学体育课程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匹克球作为一项新兴且深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了校园。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匹克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通过阐述匹克球校本课程开发意义和路径,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匹克球;校本课程

在中小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匹克球作为一项结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特点的新兴体育项目,以其简单易学、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等特点,迅速在校园内普及开来[1]。因此,开发匹克球校本课程,不仅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也有助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一、匹克球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匹克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理想选择。通过参与匹克球运动,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魄。同时,匹克球运动也是一种极佳的心理调适方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生可以通过匹克球运动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培养体育兴趣

匹克球运动集趣味性、竞技性和健身性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匹克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感受匹克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同时,课程中丰富的互动教学和实践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逐步培养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

(三)提升综合素质

在参与匹克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比赛中的挑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面对比赛中的失败和挫折,学生能够学会坚持和勇敢,增强抗挫能力。

二、匹克球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一)明确课程目标

匹克球校本课程开发旨在通过匹克球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与体能,培养他们团队协作与竞技对抗的能力[2]。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匹克球的基本技能、规则及战术,提升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同时,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如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等。此外,匹克球教学还将融入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明确这些目标,匹克球校本课程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设计课程内容

匹克球校本课程内容应涵盖匹克球的基本规则与技巧介绍,如发球、接发球、网前截击等基础动作,并通过分步讲解与示范,让学生逐步掌握。同时,融入战术教学与实战模拟,通过小组对抗、情境演练等形式,增强学生对比赛策略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协调性,课程中还应包含专项体能训练,如速度、力量、灵活性及耐力训练,这些训练应结合匹克球运动特点进行,以强化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此外,还应引入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教学,通过团队建设活动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配合队友,共同应对挑战。同时,课程应设置评价与反馈环节,通过定期的技能测试、比赛表现评估及学生自评互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问题,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匹克球课程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三)选择教学方法

在匹克球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3]。首先,采用示范讲解法,通过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例如,在教授发球技巧时,教师会先展示正确的发球姿势和动作轨迹,然后逐步分解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其次,运用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互相观察、学习对方的优点,同时指出彼此的不足,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提高技术水平。例如,在练习接发球时,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发球和接球,相互评价对方的动作和效果,从而找出改进的方向。此外,还引入游戏竞赛法,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匹克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所学技能,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他们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内部的友谊赛或挑战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四)制定课程评价

在制定匹克球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时,应注重全面性、客观性和实用性[4]。评价内容需涵盖学生的技能掌握、理论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例如,在技能掌握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匹克球技能测试,如发球准确率、接发球反应速度、击球力度与角度控制等,来直观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评价则可通过书面考试或在线测验等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对匹克球规则、战术策略、运动生理等内容的理解程度。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可通过小组对抗赛、团队合作项目等形式实施,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沟通协作、策略执行及相互支持情况。学习态度评价则侧重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以此激励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此外,为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可设置创意比赛或项目,如设计匹克球拍创意画、提出战术创新点等,以此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有效促进匹克球校本课程的持续优化与发展。

三、结论

匹克球运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和创新思维。此外,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匹克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工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总之,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翔.匹克球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推广研究[J].体育世界,2025,(02):104-106.

[2]简伟峰.训练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匹克球教学中的应用[J].新体育,2024,(24):86-88.

[3]赵阳,王慧琳.匹克球项目的特色优势以及在学校中推广普及策略——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C]//北京体育科学学会,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河北省体育科学学会.京津冀学校体育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体育学院,2024:99.

[4]简伟峰,李凡,苏庆勇.在学校开展匹克球运动的若干问题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4,32(03):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