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下幼儿园自然教育环境创设实践
金瑶菲
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幼儿园,江苏苏州,215000
摘 要:乡村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展开,该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对于幼儿园自然教育环境的创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探讨如何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创设出适宜的幼儿园自然教育环境,以期为幼儿打造一个自然且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环境创设;活的幼儿园
引言
在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适宜成长的教育环境,成为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乡村教育思想为幼儿园自然教育环境的创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时,能为幼儿教育打开一扇通往自然与生活的大门。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所在幼儿园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如何从空间、课程和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自然教育环境的创设。
1.空间再造,打造会呼吸的生态园区
在幼儿园的空间规划上,我们可以充分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打破传统教室的局限,将幼儿园的每一处空间都变成孩子们学习和探索的场所。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我们在园内精心开辟了一片小农场。在这片小农场里,孩子们亲自参与到播种、施肥、除草和采摘等一系列农事活动中。当他们亲手播下种子,看着种子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还培养了耐心和责任感。
我们还打造了一个生态池塘。池塘里生活着小鱼、小虾和小蝌蚪等水生生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奥秘。池塘周围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如娇艳的荷花、优雅的睡莲等,这些植物不仅为池塘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植物生长的绝佳场所。通过这些空间的再造,幼儿园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园区,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2.课程重构,构建流动式的生命课堂
传统的幼儿教育课程往往以固定的教室和教材为中心,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课程进行了重构。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例。我们一直尝试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各个课程领域中,打造流动式的生命课堂。
在语言课程中,我们会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当孩子们漫步在花丛中,闻到阵阵花香,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朵的颜色、形状和香气。在树林中,孩子们倾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这些真实的体验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和灵感。回到教室后,孩子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在艺术课程中,我们引导孩子们用树叶、花瓣等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树叶拼贴出各种动物的形状,用花瓣制作出美丽的花朵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重构,孩子们不再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灵感。
3.资源活化,融合本土化教育生态圈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将其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教育环境。这不仅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还能让教育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就像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要让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例。园区位于苏州吴中区,这里有着悠久的水乡文化,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我们利用这一资源,在幼儿园里开展了水乡文化主题活动。我们邀请了当地的渔民爷爷来给孩子们讲述捕鱼的故事和技巧,还展示了各种捕鱼工具。同时,我们还引导孩子们观察河两岸的景色,了解水乡的建筑风格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水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苏州的刺绣也是闻名遐迩的传统文化技艺,吴中区也有着深厚的刺绣文化底蕴。我们把刺绣引入到幼儿园的艺术课程中,邀请当地的刺绣艺人来园给孩子们展示刺绣的过程,孩子们看得惊叹不已。之后,孩子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简单的针法在小块布料上进行刺绣创作。虽然他们的作品还很稚嫩,但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更让幼儿们了解到了家乡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幼儿园还与周边的社区合作,开展各种亲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孩子们参加社区的环保活动,让孩子们拿着垃圾袋,在社区里捡拾垃圾,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将这些本土资源活化,形成了一个融合的本土化教育生态圈,能让孩子们在这个生态圈中,像一颗颗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三、结语
优质的环境,就是一本立体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中隐藏着教育,是支撑幼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在幼儿园自然教育环境创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打造“活的幼儿园”,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孩子们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的幼儿园”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成为具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清霞,田江.乡村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理路——基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32):13-16.
[2]张珍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情怀及其现实意蕴[J].教师教育学报,2024,11(03):47-54.
[3]黄丹.陶行知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实践[J].家长,2023 (17):132-134.
[4]曹盛博.以“自然教育”促进幼儿“自然发展”[J].山西教育(幼教),2021(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