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演·悟:五年级古典名著阅读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索
朱献和
永嘉县瓯北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典名著,这些名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感受中华灿烂文化,培养其文化自信。结合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中要优化教学效果,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此,本文阐述“读·演·悟”模式的内涵、意义,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典名著教学的现状,探讨“读·演·悟”模式在打造古典名著阅读高效课堂中的具体可行性。最后,立足于以“读”促学、以“演”激趣、以“悟”增效是三个层面,探讨基于“读·演·悟”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建议策略。基于此,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实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演·悟”;名著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部分提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其中,古典名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并阅读古典名著可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中,编排了专门的“古典名著”单元,目的是带领学生了解古典名著,通过阅读掌握方法、激发其深入阅读与探索的兴趣。
一、“读·演·悟”模式的概述
“读·演·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演绎、感悟的循序渐进,让学生对古典名著形成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读”为基础,通过直接阅读古典名著与其“对话”,可以获取知识、理解内容。读的过程中,运用精读、朗读、默读等不同的方式感受情节,发展语言风格,了解人物形象,并通过提问、圈画、批注等方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演”为拓展,将名著的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依托情境再现、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激发其表现力、创造力。“悟”为升华,通过阅读、演绎的深刻探究与思考,实现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的内化,并在写作、讨论、交流中予以表达和呈现,形成独特感悟与见解,实现文化素养、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以“读”促学,多元诵读与情境导入
古典名著阅读教学中,“读”的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以此把握其中所描绘的内容。四大名著均属于章回体小说,每一回都是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例如,在《草船借箭》阅读教学中,“借”为题眼,而中心事件则是“借箭”,让学生在阅读中结合问题进行思考:以“借箭”为中心,文章中如何展开故事描写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认识到孙权、刘备一同联合抗击曹操,但由于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因此才设计圈套想要陷害诸葛亮,这便是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对于陷害与圈套,诸葛亮巧设妙计,通过草船向曹操“借箭”,这便是整个故事的经过;诸葛亮顺利完成了“借箭”任务之后周瑜自叹不如,这是故事的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照事件的具体发展完成梳理,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提炼重点并培养其思维能力,为整本书阅读以及习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以“演”激趣,角色扮演与创意表达
学生通过阅读明确了故事情节,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小组中的讨论,便可以选择演绎的片段,旨在突出其中的人物形象。在演绎之前,学生需要创作剧本,以便于演绎更加顺利,增强学生自信心。例如,在演绎“周瑜之计”的情节中,可以引导学生先对《草船借箭》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进行阅读、分析,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对这段内容进行改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剧本的样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感受课本、剧本之间的差异,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创新,归纳出改编的要点。在掌握剧本要素的基础上,便可以对“周瑜之计”进行创意改编,其要点包括:(1)通过借用语言、增加语言或者变化语言的方式,将课本中对于语言叙述内容,转化为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2)结合事件的具体发展顺序,设计出符合性格人物的动作、神态和服装。也就是说,学生在对剧本进行改编时,需要紧紧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核心,任何大胆的创作都不能偏离人物,以便于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以“悟”增效,深度思考与情感升华
古典名著的阅读教学中,“悟”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基于对比分析让学生探究古典名著的内涵,实现对内容和思想的深刻理解。通过阅读、演绎,学生可以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文化背景进行对比,其中诸葛亮是忠诚、智慧的化身,孙悟空则代表着自由、反抗的精神……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感受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另外,组织学生对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进行分析,例如《水浒传》充分反映了社会底层的反抗精神,而《红楼梦》则揭示了封建贵族的衰落以及人性悲剧,基于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形成把握与理解。除此之外,基于跨学科角度可以对《草船借箭》的情节形成更直观的认识,感受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层面,更充分体现在了政治时局把握、人性洞察方面,运用哲学、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充分地感受作品的价值,促使其批判性思维与文化素养得到充分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基于“读·演·悟”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打造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对古典名著形成直观理解和深刻认识,解决以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结合教学实践来看,“读·演·悟”模式不仅仅可以对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同时也可以落实新课标的系列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名著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日常,将其中所传递的精神和智慧渗透在学生的内心,助力其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钱梦佳.表演课本剧,助推名著阅读——小学语文高年段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初探[J].教育界,2024,(29):137-139.
[2]刘芹.重视引导拓展空间——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优化路径[J].小学生(中旬刊),2024,(11):145-147.
[3]王犇.群文阅读教学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探索[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行知纵横”教育与教学研究论坛(第八期)论文集.成都市石笋街小学;,2022:6.
[4]钱华.多举并行助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J].第二课堂(D),2021,(0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