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

作者

郭金凤

临沂凤凰实验学校 山东 临沂276000

摘要: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项目式学习非常有必要,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保障课堂教学实效。语文教师应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深度剖析核心知识,科学定位项目目标,始终坚持素养导向,为学生搭建项目学习支架,设置多元项目任务,促进学生深度探究,逐步优化项目评价,展示学生项目学习成果。确保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掌握单元主题知识,从浅层认知过渡到深度吸收,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

引言

在纵向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备受关注。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主动创新教学对策,组织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聚焦于“活动·探究”这一单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带着任务和问题深入分析单元主题知识,自主串联和迁移新旧知识,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和认知体系。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依托,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要对象,指导学生自主感知学习情境,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掌握学科知识并习得学习技能的学习模式。这一学习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探索能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精心设计契合学生认知期待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索知识,经历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形成较强的整体素质。

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是重点,关乎整体的单元教学质量。教需要回归教学正轨,结合学情设计项目式学习指导方案,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全程参与、实践探究和合作互助,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实现动手能力,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铺路。

二、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

作为新课改的产物,项目式学习和单元教学备受关注,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及活力。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要求科学设计多元学习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全面激活学生思维,确保学生以较强的主人公意识全程参与单元学习活动。

(一)聚焦核心知识,科学定位项目目标

项目式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较强,涉及多个教学环节。为了实现环环相扣,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深度剖析“活动·探究”单元主题,明确单元核心知识,围绕关键知识定位项目目标,驱动学生自主探究,确保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认真完成学习任务[1]。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单元时,单元主题为“用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单元内容比较明确,学生需要站在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的视角,全面了解国内外新鲜资讯,对比分析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及表达效果,认真阅读时事评论和新闻报道,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经验主动与同学线上交流和线下沟通。教师应聚焦于核心知识科学设定项目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起点,以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事的学习兴趣为基本目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新闻作品,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坚持素养导向,搭建项目学习支架

单元整体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在基于“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始终坚持素养导向,结合学生有限的感知理解能力为学生搭建项目学习支架,避免学生出现认知短板和思维误区。首先,教师应理性分析“活动·探究”单元核心知识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站在学生视角剖析项目内容、项目目的以及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结合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储备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空白以及知识空白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辅助学生分析项目内容,认真完成项目任务。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小小演说家”项目式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演讲资源,展示视频以及文本资料,如马易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以及《超级演说家》视频集锦,深入浅出地讲解演讲技巧和方法要领,鼓励学生根据知识薄弱点认真阅读、自主观看,学会弥补思维短板,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学习任务。

(三)设置项目任务,促进学生深度探究

相较于传统教-学-练育人模式,项目式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考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减轻学生理解压力,教师可以设置分阶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深度探究,确保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在持续性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要领[2]。比如在组织开展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戏剧选文片段演出”为项目总任务,科学设置文本学习任务以及文本创编任务,引导学生把握戏剧冲突,分析戏剧形象,反复揣摩戏剧台词并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共同挑选和改编剧本,用多个子项目任务辅助学生深度探究,强化学生对戏剧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以及显性台词和潜台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剧本演出技巧以及沟通技巧,学会灵活取舍人物、情节和台词。

(四)优化项目评价,展示项目学习成果

在学生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结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客观评价学生综合学习表现,丰富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标准,直观展示学生项目学习成果,实现以评促学[3]。比如在组织开展“校园新闻报道”“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活动时,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成果比较丰富,有新闻视频、广播台供稿、新闻稿以及校报设计。教师应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肯定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成果,表扬学生的出色表现,站在客观理性的视角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比如在评价学生新闻采访成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综合考量学生对新闻报道三要素的理解,分析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反思,修正润色个人项目学习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改革传统教-学-练模式,积极促进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教学质量和层次迅速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更加透彻。语文教师应找准教学起点,始终聚焦单元核心知识,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结合学情优化设置项目任务,逐步改进教学评价,实现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确保学生能够享受项目式学习的全过程,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张莉 陶常荔.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 2024(26):79-81.

[2]徐成章.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  2024(7):70-72.

[3]石春磊.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以诗歌单元教学活动为例[J].情感读本, 2021, 000(02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