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景莉
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甘肃省 平凉市 744000
引言
2022 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教师亟需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对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科育人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新课标背景下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学应当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教学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当结合具体历史内容,将素养要求融入知识传授过程中[1]。
以“秦汉时期”单元为例,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通过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理解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形成时空观念;运用《史记》《汉书》等史料评价汉武帝的功过,培养史料实证能力;探讨丝绸之路开通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建立开放包容的历史视野。这种目标设计既关注历史知识的掌握,又强调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历史学科特有的认知方式。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体现在每个素养都对应具体的学习活动,可测量性则通过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历史事件的分析深度来评价,确保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2. 重构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
历史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文本的单一呈现,教师需要挖掘多元史料资源,让历史在学生面前立体起来。通过整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历史地图、纪录片片段等不同类型的史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比较辨析中建立起完整的历史认知[2]。
如在讲授 "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 一课时,教师可以整合汉代画像砖上的商队图案、《史记》中张骞出使西域的记载、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残片等不同类型史料,让学生通过实物触摸历史的温度。这些史料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自然培养史料实证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入 " 一带一路 " 倡议这一当代话题,让学生对比古今丝绸之路的路线变化、贸易商品演变、文化交流形式差异,在时空跨越中理解历史发展的延续性。通过设计 " 假如你是汉代商人 " 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需要规划商路、选择货物、应对风险,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突破表层记忆,在主动探究中建构历史认知体系,这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问题导向学习能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串联成完整的探究线索,教师通过设置层次递进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走向本质[3]。如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抛出核心问题:“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正方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角度论证其成功,反方则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社会性质未根本改变的视角说明其局限性,学生在准备论据的过程中需要查阅《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诏书》等原始文献,分析革命前后社会各阶层的变化,这种思辨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史料研习则要求学生学会甄别不同史料的可信度,在“五四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北洋政府档案、学生传单、报纸评论、当事人回忆录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各类史料的立场差异,理解同一历史事件的多重面向。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项素养,比如制作“戊戌变法人物群像”纪录片,学生需要搜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生平资料,分析变法措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运用影像语言再现历史场景,这种学习方式让历史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内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获得提升。
4. 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可能性,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脉动。数字化工具不仅丰富了史料呈现方式,更改变了学生与历史互动的模式。教师运用数字地图展示历朝疆域变迁,学生能够直观理解王朝兴衰背后的地缘因素;虚拟现实技术则让历史场景获得立体重现[4]。
如在“三国鼎立”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地图动态展示赤壁之战前后的势力版图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或 3D 动画再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战场态势,学生借助电子设备访问历史资源库查阅《三国志》相关章节的白话译文,对比陈寿史书记载与《三国演义》文学描写的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支撑下的探究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学生在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建立起更加立体的历史认知,时空观念在技术赋能下得到强化,史料实证能力在数字资源支持下获得提升。
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技术支持等维度进行系统变革。教学实践表明,将抽象素养转化为具体目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未来研究应关注素养评价体系构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伏军 . 指向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初中历史教学路径探究 [J].初中生世界 ,2025,(16):21-24.
[2] 宋蕾.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 ,2024,(23):18-20.
[3] 周明春 .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J]. 教育 ,2024,(01):33-35.
[4] 胡艺女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3,(09):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