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建党宣传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张宇双
中电建(富民)抽水蓄能开发有限公司 650000
数字化浪潮的快速推进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运行逻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顶梁柱”,其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趋势。近年来,新媒体与数字化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覆盖面呈指数级提升,这不仅为党建宣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宣传方式、内容创新以及传播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必须通过高效的党建宣传凝聚共识、引领方向、推动发展,而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党建宣传的影响
(一)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数字化转型是指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驱动,将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和价值创造等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过程。在党建宣传领域,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传播媒介由传统纸质媒体、会议讲座向多元化新媒体矩阵迁移,更核心的是引入了数据驱动决策和用户导向思维。数字化传播具备低成本、高效率、强交互的特征,可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和多平台同步分发。例如,某大型央企通过搭建“智慧党建云平台”,整合企业网站、党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移动端应用,实现了党建新闻、党课视频和学习资料的多维度共享。
(二)数字化对党建宣传理念的创新
数字化推动党建宣传从“灌输型”向“互动型”“体验型”转变。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可以针对不同岗位和年龄层的党员定制个性化宣传内容 [1]。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党员的学习行为,将热门党建知识点、时事政策与企业生产案例结合,形成“专题推送 + 互动问答”的宣传模式。AR/VR 技术的引入,使党建学习突破了单一文本的限制,党员可以通过沉浸式场景重现体验革命历史,强化教育效果。
(三)数字化对党建宣传手段的拓展
数字化技术拓宽了党建宣传的形式与场景。企业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移动端应用程序等,实现党建故事的微视频化、短平快化传播。例如,某国企开发了“智慧党建 APP”,党员可通过刷短视频、参与互动测验完成“积分式学习”,该平台日活跃用户超过2万人。智能推送机制还能结合工作场景,精准传递党建信息,提高覆盖率和有效性。
二、国有企业建党宣传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有宣传模式与成效
多数国有企业仍以传统会议、纸质简报、宣传栏为主要宣传手段,虽能保证权威性,但传播速度慢、受众覆盖有限。部分企业已尝试使用微信公众号、企业视频号等新媒体形式,通过线上直播党课、制作党建微视频等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某国企推出的“党建云”平台,整合了新闻推送、在线学习、互动论坛等功能,党员活跃度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内容创新不足,仍存在形式化、模板化的现象,未能与青年员工偏好的新媒体叙事风格结合。其次,传播渠道较为单一,许多企业仅依靠一两个新媒体平台,缺乏矩阵化传播。再次,互动性与参与度偏低,数字平台多为单向信息发布,党员的参与热情不足。最后,技术支撑薄弱,一些企业缺乏专业视频制作、数据运营团队,数字化平台更新滞后、功能有限。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宣传融合发展路径
(一)理念创新与战略引领
要实现党建宣传的数字化升级,首要在于完成理念上的转变,树立“数字党建”战略思维,将党建宣传视为企业数字化建设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层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党建宣传平台纳入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实现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技术平台的全面升级。例如,某能源集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搭建了“智慧党建驾驶舱”,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各部门党员的学习活跃度、阅读量、互动留言等指标,实现党建数据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为内容投放和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平台还能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特征,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任务,实现党建工作的精准化管理。
(二)内容创新与多元化表达
数字化融合的核心是内容创新。企业可以结合日常业务实际和党员需求,创作具有故事性、互动性和代入感的内容,使党建宣传从“说教”变为“共鸣”。例如,某制造企业将一线党员的创新攻关故事拍摄成微纪录片,通过简短生动的视频,展现党员在解决技术难题时的真实场景;同时配合动态图表展示该项目的生产效率提升率和经济效益,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理解其价值。为了吸引年轻员工,可以借助弹幕互动、H5 页面小游戏、动画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将党史学习、政策解读与趣味化设计相结合,提升参与度和传播力。
(三)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由“企业门户网站 + 党建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短视频平台 + 内部 APP”组成的多层次宣传矩阵,确保信息覆盖各个传播触点。不同平台之间要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同步分发,形成一个内容生产、传播与反馈的闭环系统[2]。例如,某装备制造集团构建了“党建融媒体中心”,每天在官方微博发布“党建热词”及行业热点评论,并在视频号上进行党员风采短视频展示,配合企业内部 APP 的互动答题模块,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宣传网络。部分短视频的点击量超过十万次,党员讨论区的互动评论数也显著增加,营造了积极的学习和传播氛围。
(四)强化技术赋能与数据驱动
数字化党建平台建设必须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宣传内容的精准推送和效果评估。企业可以建设“智能党建云平台”,将党组织信息、党员档案、学习记录、任务完成率以及业务绩效指标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平台利用AI 算法分析党员的学习习惯、在线时长和兴趣偏好,自动推荐相关的课程和资讯,避免信息冗余 [3]。例如,某交通企业的党建平台通过分析党员在学习模块的点击热度,发现新政策解读视频的关注度高于传统党课文稿,于是调整内容策略,增加了更多专家访谈和政策短视频,实现内容和用户需求的双向匹配。
总结:
数字化转型为国有企业党建宣传提供了技术红利和创新空间,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理念、内容、平台和机制等方面做出系统性调整。只有实现党建宣传与数字化技术、企业文化、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发挥党建的思想引领和凝聚作用。未来,国有企业应持续完善数字化党建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的宣传生态,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治理的协同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桂峰 . 全媒体时代对国企宣传数字化转型提出新要求 [J].通信企业管理 ,2021,(05):77-78.
[2] 周敏 . 新时代国企职工宣传阵地建设中创新内容的研究 [J].现代企业文化 ,2025,(07):151-153.
[3] 白华智 . 新时代国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数字化转型路径 [J].现代企业文化 ,2025,(08):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