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优化与施工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常佳

河南金苑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乎施工效率,进而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与成本。本文深入剖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优化施工组织与提升施工效率的策略,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理论指导,助力建筑工程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效率;提升策略

一、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复杂的施工工艺和流程。施工组织作为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协调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优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施工效率的高低。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升施工效率不仅能够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成本,还能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优化与施工效率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

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施工条件,导致施工方案缺乏可行性和针对性。例如,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分析不足,使得施工场地布置不合理,材料堆放混乱,机械设备停放和运行空间受限,从而影响施工效率。同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够科学,未准确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不顺畅,出现窝工、返工等现象。

2.2 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力资源、材料资源和机械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施工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存在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某些工种人员过剩,而关键工种人员短缺,造成劳动力浪费与施工瓶颈并存。材料供应方面,存在供应不及时、材料质量不稳定等情况,影响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方面,设备选型不合理,未能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导致设备性能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且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故障率高,闲置时间长,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2.3 施工过程协调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导致施工指令下达不明确,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同时,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存在不足,如工程技术部门与物资采购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材料采购计划与施工进度不匹配,影响施工效率。此外,不同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到位,容易出现施工交叉作业混乱的情况,增加了安全隐患,也降低了施工效率。

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优化策略

3.1 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要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工程特点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多种施工方案,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比选,选择最优方案。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方面,采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如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准确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顺序和时间,确保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3.2 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人力资源,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各工序的劳动强度,合理确定各工种的人员数量和进场时间,建立科学的劳动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在材料资源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计划和供应体系,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选择优质的供应商,确保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可靠。同时,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合理控制材料库存数量,避免材料积压和浪费。对于机械设备资源,要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和现场条件,选择性能优良、适合工程需求的机械设备。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3 加强施工过程协调管理

建立健全施工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沟通协调流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要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议,及时沟通工程进展情况,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内部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工程技术、物资采购、质量安全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在施工工序协调方面,制定详细的施工工序交接制度,明确各工序之间的交接标准和责任,确保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顺畅。同时,合理安排施工交叉作业,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施工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效率降低问题。

四、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策略

4.1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将部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现场湿作业,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可减少混凝土振捣作业,提高施工速度,且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此外,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施工,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2 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强调管理的精确性、细致性和深入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建立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将施工任务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做到材料堆放整齐、机械设备停放有序,施工场地整洁卫生,减少因施工现场混乱而导致的施工效率降低问题。同时,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避免因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导致的返工和停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在薪酬分配方面,采用绩效工资制度,将施工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对工作表现优秀、施工效率高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消极、效率低下的人员进行处罚。同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施工过程中提出创新方法、为提高施工效率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此外,关注施工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晋升机会和培训学习机会,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优化与施工效率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施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施工过程协调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通过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施工过程协调管理,能够有效优化施工组织;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施工组织优化与施工效率提升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荣.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展问题与优化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 (11): 31-33.

[2]赵绘斌. 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分析[J]. 江西建材, 2021, (08): 287+289.

[3]王娟. 建筑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及成本控制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21, (19):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