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传播的思考

作者

蔡波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指的是模仿人类思维的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深度学习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传播、暴露隐私安全、缺乏情感输出等,因此,应对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传播进行深度思考。

一、人工智能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关键作用。其一,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对用户的历史行为进行信息收集,如,历史浏览痕迹、历史搜索关键词、界面停留时长等,进而为其打造用户画像,可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支持,为用户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以便满足用户的信息浏览需求。其二,有助于提供互动性问答服务。当用户存在疑难问题时,可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进行提问,软件会根据用户的提问内容进行全网信息搜索,进而对其进行解答,可实现网络信息的传播。其三,有助于高效生成文本信息。对媒体人而言,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本信息的自动化生成,转变传统文本编辑模式,有效提高文本的生产效率[1]。

二、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传播中,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亟需加以解决。其一,虚假信息传播。当人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时,可能会发布一些虚假信息。对观众而言,缺乏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进而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打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其二,暴露隐私安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对人们的隐私安全带来了影响。视频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侵犯用户隐私,甚至会伪造用户画像和声音从事诈骗工作,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三,缺乏情感输出。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文本信息时,主要是通过文本模型进行具体内容的自动化生产,从而使其生产内容缺乏情感方面的输出,无法与观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三、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传播解决对策

(一)注重内容审核,甄别虚假信息

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传播时,为了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应注重对信息内容的审核。其一,信息生产者审核。信息生产者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产文本内容时,应做好虚假信息的甄别工作。信息生产者应对信息来源进行查找,当信息来源于政府官网、主流媒体时,可认定该信息可靠,可进行审核发布。信息生产者还可通过不同平台进行同类信息对比,如,百度搜索、微信搜索、抖音搜索,再与政府官网、主流媒体对比,若搜索结果相同,可认定该信息真实。信息生产者还应对发布信息进行逻辑审核,可对信息内容进行阅读,查看语言逻辑中是否存在漏洞,进而判断该信息是否为虚假信息。其二,网络平台审核。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平台具有对虚假信息审核的责任,因此,网络平台可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网络平台可使用文本检测工具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也可利用Forensically、InVID 等工具进行图像视频检测,查看是否存在异常,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总之,通过信息生产者和网络平台的双重审核可解决虚假信息问题,以免虚假信息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加强技术监管,保护隐私安全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为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隐私安全带来的侵犯问题,可通过技术监管工作加以实现。其一,打造技术审计机制。有关部门应该做好企业的技术监管工作,要求企业公开其AI 生成逻辑,从而避免企业出现“暗箱操作”问题,保证数据处理透明化,以免对用户隐私安全带来影响。其二,使用分级管理高风险技术。利用分级管理高风险技术可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限制,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以免相关人员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诈骗、泄露隐私等不法活动。其三,定期数据保护审计工作。有关部门应对企业匿名技术的应用进行监控,并定期进行数据保护审计工作,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严令禁止出现非法采集用户信息行为。其四,权限最小化原则。为了保护用户安全,国家应该对APP 的权限加以限制,非必要禁止开启麦克风、定位、录像等功能,从而避免出现非法采集用户信息行为。其五,反欺骗技术。可在 AI 交互软件中嵌入内容检测工具,对其中的伪造信息加以识别,从而可以对欺诈问题加以阻断,以免用户上当。总之,可通过技术监管手段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安全[2]

(三)注重人机协同,助力情感输出

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传播时,为有效解决情感输出不足问题,应重视人机协同作业,从而发挥人机各自优势,生产出更加具有人情味的信息。例如,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时,编辑人员可对文本内容进行自动化生产,有效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性编辑优势,提高文本生成效率。在此基础上,编辑人员可对文本内容进行审核阅读,并结合实际适度进行创新,可融入情感部分,将理性与感性进行充分结合,不仅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描述,还能通过情感传递实现价值观的引领,进而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总之,应加强人机之间协同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为用户精准推送相关信息,而且还能帮助编辑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传播时,还存在虚假信息传播、暴露隐私安全、缺乏情感输出等问题,因此,可通过注重内容审核、加强技术监管、注重人机协同等方式加以解决,从而有效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优势,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传播。

参考文献:

[1] 朱迪 , 杜朝举 .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文化精准传播的现实样态、逻辑机理与技术省思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22(1):110-114.

[2] 王冰冰 , 张玉容 .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新图景与风险治理 [J]. 新媒体研究 ,2025,11(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