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短视频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创新
王智勇
长沙晚报社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引言:
随着 AI 技术的迭代升级,短视频行业以裂变式速度迅猛发展。凭借碎片化传播、个性化推荐、强互动性等特点,AI 短视频成功抢占用户注意力,重塑大众信息消费习惯。传统媒体受限于传播形式单一、分发效率滞后等问题,面临受众流失、市场萎缩、广告收入锐减等困境。在此背景下,深度剖析传统媒体在 AI 短视频冲击下的转型需求,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对传统媒体突破困局、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Ai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的多维冲击
1.1 受众结构的代际失衡
互联网技术与新兴媒体迭代,深刻改变受众阅读习惯与媒介接触行为。短视频平台依托动态兴趣图谱算法(如 TikTok 协同过滤算法 ),实现 “千人千面” 内容精准触达。以 B 站为例,其智能推荐系统基于用户观看历史、搜索关键词、停留时长等 180+ 维度标签,实时生成个性化内容流,用户次日留存率达 79% 。反观传统媒体,央视市场研究(CTR)数据显示,报纸、电视接触时长持续走低,陷入 “中老年留守,年轻群体流失” 的结构性危机。
1.2 广告市场的结构迁移
企业广告投放更注重流量转化与传播效能,短视频平台因用户基数庞大、数据标签精准,成为品牌营销新阵地。原生广告、达人种草、直播带货等多元形式,深度融合用户场景,提升广告触达率与转化率。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广告形式固化、互动性弱,难以精准匹配目标客群,广告主预算持续向短视频平台倾斜,导致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增长陷入瓶颈 [1]。
1.3 传播模式的生态重构
传统媒体以“单向输出”为核心,信息生产与传播高度集中,受众被动接收内容。AI 短视频催生了“用户即节点”的传播革命。抖音 “剪映” AI 剪辑工具降低创作门槛,普通用户 5 分钟即可生成带特效、字幕、配音的短视频,形成“全民创作”的传播网络。 新华社研究显示,2024 年突发新闻事件中,短视频平台首发占比达 67% ,传统媒体沦为 “二次传播者”。凤凰卫视主持人感慨:“当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媒体人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这种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垄断,要求传统媒体从内容生产者向生态组织者转型,重构“双向互动”的传播逻辑,以适应去中心化的媒介环境。
2 传统媒体转型的底层逻辑
2.1 市场适配:回应用户需求变迁
市场环境演变驱动用户信息消费习惯迭代,传统媒体若不转型,将难以契合用户需求,丧失市场竞争力。唯有通过转型,重新锚定市场定位,方能吸引新受众群体,重拾市场话语权。
2.2 效能提升:借势短视频传播优势
AI 短视频传播效能显著,可加速信息扩散。生成式 AI 使短视频制作成本降低 47% ,动态优化算法将 “千人千面” 投放精度提升至纳米级;传统媒体借鉴其传播优势,能拓宽信息传播广度与速度,强化传播效果,扩大自身影响力。
2.3 可持续发展:破解生存困局
激烈市场竞争中,传统媒体面临受众流失、营收下滑等困境。转型与创新是突破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资源整合、业务模式优化,可提升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筑牢长远发展根基。
3 传统媒体转型与创新实践路径
3.1 内容创新:技术赋能精品生产
3.1.1 构建垂直内容矩阵
传统媒体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受众需求,打造多元化的短视频内容矩阵。新闻媒体可布局时政、民生、财经、文化等垂类短视频,如澎湃新闻“时政 + 财经 + 科技”矩阵,其“全球速报”系列借 AI 语音合成技术,实现 24 小时国际新闻播报,单条视频平均播放量超 500 万次;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借 AI 复原唐代妆容、虚拟渲染构建沉浸场景,让传统优秀古典文化和历史场景在电视里“活”了起来,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印证技术赋能内容情感价值的潜力。同时,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用户参与度[2]。
3.1.2 人机协同创作体系
搭建人机协同创作机制,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质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智媒云”平台,可通过 AI 自动抓取全网热点、生成多版本脚本、智能剪辑适配风格,使短视频生产效率提升 300% ,2024 年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创新奖”,为行业提供人机协同范例。
3.1.3 加强与用户的内容共创
传统媒体需跳出 “内容生产商” 定位,向 “产业服务平台” 转型。鼓励用户参与内容创作,实现与用户的内容共创,既能丰富内容来源,又能增强用户粘性。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通过短视频 + 直播,带动 200 万农村用户就业,2024 年相关农产品 GMV 达 870 亿元;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 扶持 1.2 万名手艺人,相关内容播放量超 1600 亿次。
3.2 传播创新:算法驱动精准触达
3.2.1 全平台分发策略
构建跨平台分发体系,扩大内容覆盖范围。人民日报 “中央厨房”系统,实现内容 “一次生产、多元分发”:抖音侧重轻量化表达,“新闻 100 秒” 系列单条平均播放量 2300 万次 ;B 站深耕知识科普,“院士开课” 借AI 虚拟主播技术播放量破亿 ;视频号聚焦社交裂变,“家国故事” 系列借朋友圈实现指数级传播,精准触达不同平台用户。
3.2.2 场景化传播创新
探索场景化传播,增强用户体验。杭州亚运会期间推出“AI 沉浸式观赛”短视频,用户借手机陀螺仪实现 360∘ 视角切换,结合 AI 实时数据标注(如运动员心率、速度曲线 ),观看时长较传统视频提升 3.8倍,相关技术获国家广电总局 “科技创新奖”,为场景化传播提供实践样本。
3.3 运营创新:生态化盈利进阶
3.3.1 数据驱动运营决策
建立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特点,为内容创作、传播和营销提供决策支持 [3]。同时,根据数据反馈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提高运营效率。
3.3.2 复合型人才培育
转型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传统媒体需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既懂媒体业务,通过 AI 技术、短视频运营的人才队伍,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为转型提供持续人才动能。
结束语
AI 短视频不是传统媒体的 “终结者”,而是 “破壁人”—— 它打破了内容生产的边界、用户连接的壁垒、盈利模式的瓶颈。从澎湃新闻的人机协同生产,到东方卫视的内容电商突围,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唯有以技术理性重构生产流程,以用户中心重塑传播逻辑,以生态思维重构产业版图,才能在 AI 浪潮中完成 “凤凰涅槃”。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构建 “技术中台 + 内容工厂 + 用户社群” 的三位一体生态,让传统媒体从 “信息发布者” 进化为 “价值共创者”,引领传媒行业生态革新。。
参考文献
1. 郭婉君 , 王晴川 . 当生成式 AI 嵌入短视频:应用场景、效用危机与实践路径 [J/OL]. 青年记者 ,1-7[2025-06-04].
2. 刘乐 . 网络短视频对年轻人价值观影响的研究 [J]. 记者摇篮 ,2025,(05):153-155.
3. 王霞 . 短视频矩阵结合 AI,重塑内容创作与传播 [J]. 云端 ,2025,(02):96-99.
姓名: 王智勇, 目前职称: 初级, 研究方向: 新闻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