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音乐课中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实践

作者

陈雪

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

引言

全球化浪潮冲击,本土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小学教育成文化传承关键,音乐是文化重要部分,小学音乐课有独特文化浸润作用。小学音乐课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还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不过当下小学音乐课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存在不少问题,急需探寻有效融入和实践策略。

一、融入现存问题

小学音乐课融入本土文化元素遭遇多维度困境,教学资源匮乏是突出难题,教材上,现有音乐课本里本土音乐文化内容零散,编排缺系统性,要么把本土音乐文化简化为简短文字、少量曲谱,要么与其他地区音乐文化混编,学生难以形成完整认知。音像资料方面,契合小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本土音乐作品少之又少,大量民间音乐靠口耳相传,没被系统录制、整理和数字化,即便有些留存下来,也存在画质音质差、无讲解说明等问题,无法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的迂旧保守,同样是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的一个巨大阻碍,惯常的讲授式授课,往往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中心,单向地把本土音乐的理论知识与演唱技巧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实际环境下,学生只是消极的倾听者,匮乏与本土音乐文化的互动及体验。教师们几乎不怎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本土音乐背后的故事、文化内涵以及情感表达,更没有将本土音乐文化中丰富的趣味性与独特性充分挖掘出来,在本土民歌教授期间,教师只是生硬地教学生认识乐谱、进行演唱,却没有顾及这些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民间才智,造成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识仅维持在表面水平,较难燃起深入学习的兴趣与劲头。

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未达应有水平,更是妨碍本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小学音乐课的关键缘由,伴随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年轻教师在多元文化彼此渗透交融的环境里长大,与本土音乐文化的接触和认知相对有限,当他们置身于师范教育阶段,也未接受系统的本土音乐文化学习及相关培训,对于本土音乐的类别、属性、演唱演奏技巧以及文化内涵所知微乎其微。在实际教学操作当中,这些教师多数时候难以生动、恰当地把本土音乐文化传递给学生,甚至有概率出现讲解差错或偏差的状况,哪怕有尝试创新教学方法的这份心意,也因自身能力薄弱而无法有效落实,导致本土文化元素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融入仅具形式外壳,难以切实展现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实践策略探索

丰富教学资源是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的关键,学校和教育部门要组织专业音乐教师、文化学者、民间艺人,走进当地乡村、社区,挖掘整理本土音乐文化资源。走访民间艺人、查阅地方文献、参与民俗活动,收集民间民歌民谣、传统乐器曲目、民俗音乐活动素材,收集时注重素材完整准确,记录音乐作品旋律歌词,了解创作背景、文化寓意、表演习俗,据此编写有地方特色、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校本教材。

创新教学之法,是推动本土文化融入效果提升的关键环节,情境创设法借助构建沉浸式情境,让学生直观体悟本土音乐的魅力,如同在民俗音乐授课环节中,教师布置了像剪纸、年画这类特色装饰活,播放活动相关视频,劝导学生模仿民歌对唱、乐器演奏的样子来体验。在体验里把握文化的内涵,采用多媒体技术也能提高教学的感染效果,教师可借助像图片、视频这样的资源,展现本土音乐的历史脉络与艺术风采,在讲授传统乐器的时候,借助播放乐器制作进程与名家演奏的相关片段,帮助学生体悟独特的音色及演奏技艺。

强化教师培训乃是保障本土文化元素切实融入小学音乐课的关键所在,学校和教育部门宜定时组织针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本土音乐文化特定专题培训活动,培训内容要把本土音乐的理论知识纳入,诸如音乐种类、风格属性、文化底蕴等,更要把提升实践技能放在心上,囊括本土民歌演唱的诀窍、传统乐器演奏的手段等。培训方法可采用多样化模式,聘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授课,实施现场示范讲授,让教师近距离领略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风采;组织教师到本土音乐文化诞生地开展实地考察研习,直接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以及音乐文化氛围;开展线上线下契合的交流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们分享教学感悟、探究教学途径,一同提升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教学水平。

三、融合意义呈现

把本土文化元素嵌入到小学音乐课程里,其意义弘远且宽泛,在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提升音乐教育质量以及传承本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对学生这一群体而言,这绝非仅是一次音乐知识的扩充,更是一次文化精神范畴的深度洗礼,在学习本土音乐文化之际,学生们有机会去接触丰富多彩的音乐呈现形式,从清婉悠扬的民歌过渡到铿锵雄浑的民间锣鼓,从典雅古朴的传统乐器演奏直至热闹欢快的民俗音乐活动,各类音乐均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认知范畴。借助深入洞悉本土音乐文化背后的故事及内涵,学生们可体悟到家乡的历史积淀与人文风貌,以此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更关键的一点是,该类学习能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体验与自豪体验,让他们感悟到自己跟家乡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唤起内心深处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自觉,使他们日后有机会成为本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捍卫者。

从小学音乐教育这个角度去审视,凭借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助力音乐教育实现创新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呈现出单一性,无法契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诉求,引入本土文化元素后,为音乐课程的内容添砖加瓦,让音乐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合得更紧密,增进了课程的趣味性及吸引力。为了更妥帖地融入本土文化因子,教师们必须持续探索,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也推动音乐教育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朝着更看重学生体验与参与的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进行转变。

从本土文化传承的宏观视域去进行分析,小学音乐课已然变成本土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面临当今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一波波的冲击,众多本土音乐文化正遭遇失传及被淡忘的风险,小学时期恰恰是学生价值观与文化认知构建的关键阶段,把本土文化元素渗透进音乐课,能让本土音乐文化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得以大范围传播与传承。凭借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达成,学生们在润物无声里接受本土音乐文化的滋养,将其牢记于灵魂深处,又在日常的生活里面进行宣扬,跟着一代接一代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钻研与传承,这些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可获得延续与拓展,给文化的多元共生输入连绵不绝的活力。

结语

小学音乐课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是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当下虽有问题存在,但借助资源整合、方法创新等策略已收获一定成果,今后,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加强校际及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与经验的共享。完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学习成效与情感体验,持续推动小学音乐课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本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芳。小学音乐教学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J]. 艺术教育,2021(12):156-159.

[2] 王红。本土文化元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J]. 中国教育学刊,2022(S1):112-114.

[3] 陈敏。基于本土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课程开发研究 [J]. 教学与管理,2023(1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