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经管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

作者

夏一涵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经管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K22YG222254)

摘要:本文探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经管类专业的升级改造,通过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和贯彻OBE持续改进的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竞争力。研究内容涵盖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提出了具体的专业改造路径,推动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和人才培养理念更新。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OBE、数智化重构、人才培养理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经管类专业面临着专业设置僵化、课程内容陈旧、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经管类专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和契机。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三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对传统经管类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并贯彻OBE(成果导向教育)持续改进的教学改革路径。

首先,本文将对新文科建设的理念进行解读,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与要求,并探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理论研究将为经管类专业的升级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调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现状,分析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并了解企业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这些实证研究将为专业改造提供实际依据。

最后,本文将从对策研究的角度,提出具体的专业升级改造路径。这包括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从入门实践、进阶实践到高阶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如何贯彻OBE持续改进的教学路径,明确培养目标与成果,改进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并建立持续反馈与改进机制。

二、理论研究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经管类专业升级改造的理论基础包括新文科建设理念的解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以及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的分析。

1. 新文科建设理念的解读

新文科建设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融合科学技术、综合应用、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元素,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融合

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导向

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创业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职业导向为核心,旨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特点与要求包括:

(1)职业导向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和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持续改进

根据职业需求和行业变化,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保持教学的实效性和时代性。

3. 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分析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以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应达成的具体成果。其核心思想包括:

(1)明确的学习成果

根据学科特点和职业需求,设计明确的学习成果,以指导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

(2)教学与评价体系

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3)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持续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学生能够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三、实证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现状及其升级改造的需求,本文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现状的调查、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分析以及企业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要求的调查。以下是详细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结果。

1. 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现状调查

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回收率为93.6%。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较好;仅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只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56%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2. 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对经管类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调查了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发现现有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65%的课程内容更新超过5年,无法反映当前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需求。

(2)实践教学薄弱

实践课程比例仅占总课程的25%,而理论课程占比达75%,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仅有20%的课程设置了综合能力评价环节。

3. 企业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要求的调查

本文对2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回收有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为90%。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85%的企业希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78%的企业重视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期望其能够在工作中提出创新方案和建议; 82%的企业期望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能力现状、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及企业需求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升级改造的需求和方向。这些实证研究结果为专业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接下来,本文将在对策研究中提出具体的专业升级改造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四、对策建议

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经管类专业升级改造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贯彻OBE(成果导向教育)持续改进的教学路径、推动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以及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

1. 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

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旨在通过分阶段、逐层次的实践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入门实践

入门实践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旨在使学生初步接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主要形式包括模拟实验和案例教学。例如,通过企业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流程,并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基本的专业认知,熟悉基础操作和技能。

(2)进阶实践

进阶实践主要面向中高年级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主要形式包括校企合作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例如,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课程,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进行实习,并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阶实践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高阶实践

高阶实践主要面向毕业班学生,旨在使学生在毕业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主要形式包括顶岗实习和项目实战。例如,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上进行为期数月的实习,并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战,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2. 贯彻OBE持续改进的教学路径

成果导向教育(OBE)强调通过明确的学习成果,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体系的设计,并通过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学生能够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明确培养目标与成果

根据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各课程的学习成果。例如,设定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具体目标。通过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校内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培养目标,并分解为各课程具体的学习成果。

(2)设计课程学习成果*: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具体的课程学习成果。例如,《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成果可以包括: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设计市场营销方案的能力,能够分析市场需求并制定营销策略等。

(3)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改进

根据明确的学习成果,优化课程设计,确保每门课程都能为学生达成预期成果提供支持。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考试成绩,还包括实践成果、项目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增加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比例,并通过学生项目报告、实习表现等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改进课程设计

增加实践环节比例,例如每门课程增加30%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课程,如企业调研、仿真实验、项目实战等,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5)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以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将课程评价分为理论考试、实践成果和项目报告等多个部分。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6)持续反馈与改进机制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持续评估,收集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会,收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建议,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优化。

(7)反馈机制设计

设立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定期(每学期一次)组织教学质量评估会。收集学生、教师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3. 推动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数字化课程设计

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课程设计,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和虚拟企业运作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智能化学习平台

建立智能化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评估。例如,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提供智能化学习支持和指导。

(3)数据驱动教学改进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精准的教学改进建议。例如,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学生的学习瓶颈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4. 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全面发展。例如,设计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2)跨学科融合

强调跨学科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设计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知识整合和应用,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增加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比重,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六、结论

通过对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经管类专业升级改造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和贯彻OBE(成果导向教育)持续改进的基础上,推动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和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是提升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具体而言,通过构建分层递进式实践模式,逐层次、分阶段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贯彻OBE持续改进的教学路径,强调学习成果的明确设计与评估,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持续反馈改进机制,确保学生能够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同时,推动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平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融合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总之,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经管类专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希望这一研究能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向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志华,李姚娜,黄有方. 融合“数智”科技推动新文科建设的七大议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 165-172.

[2] 崔延强,林笑夷,段禹.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12(1): 58-67.

[3] 樊丽明,申树欣. 教育强国建设 新文科何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313(1): 30-36.

[4] 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