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费县“码”上监管 智慧执法构建矿产管理新格局

作者

姜泉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73400

费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严格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全县矿产品销售监管平台,打造公开透明的矿山资源开采一仓储一交易一运输一金融产业链生态信息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投资、统一指导、统一经营”的闭环管理服务体系。以监管和服务两大动能为核心,多层次、立体化监管,构建线上 + 线下、“互联网 + 矿山资源”的生态圈,杜绝乱挖、乱销、乱运,保证了税收,将过去的监管空白区和关键环节全部纳入到矿产品溯源监管平台,推动了矿产资源市场的进一步规范,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经验做法

以管理规范为纽带,科学布局“一码统管”,利用“费县矿产品溯源监管平台”,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基础上对矿产品加工、存放、销售、运输等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矿产资源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稳固了矿产生态安全屏障,矿产资源品质、生态保护质量、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开启生产管理新路径。矿产品开采、销售、堆放、加工等从业主体与堆放场地需进行实名注册,取得带有空间位置信息的电子授权二维码,做到人员- 场地- 位置相匹配,有效打击违法矿产品生产经营场所。对持证矿山、生态修复、土地整理等工程项目进行开采授权,赋予合法矿产品“电子身份证”,有效打击市场上违法矿产品的流通。

(二)打造电子道路通行证。运输人员过磅后扫描矿产销售方的授权二维码获得运输电子凭证。当运输至其他合法注册场地时,同样扫描采购方的授权码即可完成卸货;当运输给终端消费者时,可拍照定位完成卸货操作,平台自动为消费者提供采购证明码。执法人员可通过扫描运输交易码、场地授权码、采购证明码等查看矿产品来源与流通信息,有效防止违法矿产品鱼目混珠逃避监管。

(三)树立精准溯源新标杆。通过电子二维码,对矿产品的开采进行授权管理,对涉矿场地进行位置管理,对运输过程进行数量与流向管理。实现了开采有许可、销售有来源、运输有证明、存放有位置、消耗有记录、过程可追溯,做到了合法矿产品有序可查,非法矿产品无处可藏。

(四)做到资源存量时监管。采用无人机航摄进行数据获取,对原始航片进行采集与处理,内业人员对航飞原始影像进行畸变修正,并对 DOM 平面位置精度、高程精度进行质量检查,进而利用系统,根据标以及采集数据自动分析计算矿山储量,达到动态资源存量监控的目的,使得政府能够对资源存量进行有效把关。

(五)信息化强化规范执法。建立审核模式,赋予企业资格准入、运输资格监管,且一并设立税收监管、营销监管、道路稽查、闸口管理等。信息化建设的加持,切实提高了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六)实时监控下预警触发。采用平台所提供的技术,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从开采、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如若出现流程或数据异常,便向监管单位推送异常警报。自动预警的出现,规范了企业行为,加强了行业管理,提高了监管效能,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

了政府智能化管理。

(七)信用监管促执法延伸。建立黑名单制度,限制违规企业、违规车辆的业务行为,有效的建立和规范行业良好风气,促进了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了市场正常秩序,营造了诚信社会环境。目前,“黑名单”功能的建立和运行促进了整个矿产资源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监管手段的创新,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工作成效

(一)形成“三位一体”良好局面。系统融合了政府、矿产企业、客户三位一体,形成了上、中、下游三线合一。实现了对人(司机、业务相关人员)、矿产、钱 / 税以及信息的有效管理,将单一的管控手段进一步丰富,将分散的矿产资源、运力资源、产能等进行集中,统一调度,从而杜绝乱采乱销、税收流失,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管理手段升级,推动矿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矿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良好局面。

(二)筑牢产业生态安全屏障。矿产品溯源监管平台的建设,从源头上堵住了无证开采的矿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截断了不法业主非法牟取暴利的途径,有效遏制了无证勘查开采、以探代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规范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行为,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不仅有效打击了违法矿产品的上市流通,更让终端消费者能够了解所购买矿产品的来源,避免消费者买到违法、劣质、以次充好的矿产品,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消费者参与矿产品社会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现“绿色矿山”发展愿景。系统为涉及矿产品管理的部门预留后台端口,相关职能部门可通过手机或者网络,实现对相关数据提取,直接获取相关动态信息,通过多部门协作共治、数据互通共享,对矿山企业开采、运输、销售进行全过程监管。系统全面上线以来,注册场地 114 处,平台共登记运输记录 5424 车次。审批矿石流通量 2114万吨,预计价值 7.39 亿元,目前已运输 16.9 万吨 2677 车次;审批黄砂流通量224.5 万吨,预计价值1.5 亿元,目前已运输10 万吨1794 车次。相关部门对矿产品行业的征管质效得到显著提升,以精准执法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矿产资源保护制度得到了全面完善,最终实现“堵漏、规范、增收”的健康发展目标。

总结新的执法形势,领导支持是关键,群众理解是动力,业务全面是保障,用活技防是手段,廉洁清政是生命。费县矿产资源整治专班自攻坚以来,创新执法“新模式”,打通执法“全链条”,拿起了公益诉讼的法槌,利用“制度 + 科技”巩固长效,正式步入了“人防 + 技防”的执法新阶段。率先创新实现矿产品溯源监管,让无码、无合法溯源矿产品进不了市场。实现全县多发易发区控制性测绘,一旦发现盗采即时出方量数据;实现电子围栏预警,盗采机械一旦进入禁采区将触发预警;利用科技手段的辅助真正实现矿产品市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监管。

[ 作者简介] 姜泉(1981.02-),男,汉,山东费县人,大学学历,毕业与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费县自然资源和规规划局自然资源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工程类(土地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