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

印婉青 孙应都

广东中灏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云南红河 661100

前言

农田水利建设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田灌溉效率、土壤肥力,降低农田利用率。在此背景下,以元阳县乌湾河至七星寨灌区工程建设项目为例,深入研究了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基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的特点和影响。综合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意义和影响,并提出预防和治理工作并进、制定合理方案加强监管力度、健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机制以及优化工程设计等解决措施,有利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效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 项目概况

元阳县乌湾河至七星寨灌区工程建设项目主要位于元阳县马街乡,项目实施主要以解决马街乡七星寨灌区农田灌溉问题。取水坝位于增益寨水库坝址下游约 1.3km 处,灌溉区规划为昆普大寨至乌湾村以南,有东瓦公路贯穿,共5900 亩,新建取水坝及输、配水管,将增益寨水库蓄水及区间可利用水量引至七星寨灌区,取水坝 2 座,输水主管 10.11km ,灌溉支管0.20km ,田间配水支管 18.72km ,新建水池23 个,新增灌溉面积5900 亩,取水坝设计年引水量 73.85 万 m3 ,设计引水流量 0.13m3/s ,总占地面积18.88hm2 ,其中永久占地 0.33hm2 ,临时占地 18.55hm2

2 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

2.1 大面积水土流失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地表进行挖掘,导致出现土壤裸露在外以及植被覆盖面积降低等问题,使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现象。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扰动地表面积高达 18.88hm2 ,且涉及地类较多,主要包括坡耕地、水田、林地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预计造成土壤流失总量高达932.95t,可能新增土壤流失量为 533.18t

2.2 植被被破坏

植被对保持水土和维系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活动的开展,导致植被被破坏,土壤裸露,出现土壤风化、侵蚀等情况,产生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当植被被破坏后,还会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导致生物多样性等受到影响。在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损毁植被面积为 7.69hm2 ,主要植被类型为林地,植被的损毁将造成土壤裸露,使水土流失风险加剧。

2.3 项目监管力度弱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不到位

在项目建设中当项目监管力度弱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不到位时,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加剧。施工期间如果缺乏针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监管,会导致施工单位忽略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措施得不到落实,或落实后得不到及时管护,将不能有效解决施工中的水土流失问题。

3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分析

3.1 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建设,对安全施工造成威胁

水土流失对项目工程会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主体工程施工建设效率降低,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松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不仅影响整体的施工效率和进度,还会对现场施工人员、设施设备等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威胁。

3.2 影响区域土地资源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一旦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则会导致农田、土地等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表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还会导致农田、土地等出现沙化现象。另外,当发生重大水土流失事件时,还会导致土地的地形地貌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的利用价值降低。

3.3 危害生态环境

当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等现象时,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被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将受到较大影响,并且由于项目区植被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得土壤受到严重侵蚀,加剧水土流失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水土流失还会淤积堵塞灌溉沟渠、管道等,降低农田灌溉效率,浪费水资源。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影响

4.1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采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第一,实施表土剥离保护、覆土复耕、修建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减少施工扰动农田水土流失,改善扰动耕地土壤结构,使农田的土壤肥力增加。第二,实施水保林、水源涵养林以及恢复施工扰动植被等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增加林草覆盖率,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物多样性被破坏问题,实现水源涵养,有效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2 降低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第一,加强农田修缮工作,有效提高雨水的渗透率,减缓雨水径流速度,降低洪水发生概率。第二,通过改善土壤结构以及增加植被覆盖率,能使农田的保水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第三,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能够降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降低地质灾害对农田造成的威胁。

5 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应用措施

5.1 预防和治理工作并进

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首先应以预防为主,并实施相应的治理工作。第一,加强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工作,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启动前对项目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估,明确重点需要预防的风险点。第二,从源头上开展防治工作,通过结合项目工程的具体内容,利用土地结构特征,优化耕作方式,并推广节水灌溉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水土流失发生风险。第三,提高综合治理措施,对已经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修建梯田、建设淤地坝以及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5.2 健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机制

为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效率,需要健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机制。第一,完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的法规体系,制定水土保持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分工,为开展相关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鼓励多方共同参与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工作,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面临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水土流失、植被损毁、项目监管力度弱、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不到位等。通过实施预防和治理工作并进、制定合理方案加强监管力度、健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机制以及优化工程设计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降低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效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文婷,陈旭欣.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体系分析与构建[J].亚热带水土保持,2023,35(04):27-32.

[2]李新旺.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冀西北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23,(03):5-7.

[3]陈希玲.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在新罗区坪硿溪应用及评价[J].河南水利 与南水北调,2023,52(02):6-7+12.

[4]郝名利,刘艳改,刘淑冰,等.浅议园区变更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J].人民珠江,2014,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