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与实践研究

作者

蔡玉琼

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 362000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抽象的文字、概念等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性。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比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写作,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写作内容相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视频中展现的青山绿水、五彩斑斓的森林以及可爱的动物等画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还可以在视频播放过程中,适时地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等角色,通过模仿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

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生活情境创设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对话练习。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反思与策略

(一)实践反思

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有些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脱节,导致学生在情境中只关注表面的热闹,而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另外,情境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一些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学资源有限等原因,无法充分开展情境教学。

(二)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情境教学的目的,确保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道具,用于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活动。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提高情境教学的质量,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素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智力,2025,(15):119-122.

[2]陈凤琴.应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5,(05):144-146.

[3] 蔡怀毅.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读写算,2025,(1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