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袁萌
身份证号:4205811991060803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在这一背景下,道路工程项目随之增多。路基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为此,必须在道路施工中确保路基质量合格,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借此,本文就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展开浅谈。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土方;施工技术
前言: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设施,其质量直接影响了交通的通畅与否。当前,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大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作业手段在施工时常会在路基或土方等方面出现失误,影响道路质量。基于此,相关单位需加强对路基以及土方的重视,作业人员应结合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路基土方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因路基施工及土方作业任务量较大,受各种环境因素及地质因素影响,相关人员在作业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带来质量隐患。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人员须对路基土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此实现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概述
1.1 市政道路路基土方的概念
市政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在内的道路,在实际施工环节相关人员还将建设车行道、管网、人行道以及绿化等在内的附属设施,涉及面较广且难度较大。其中,路基和土方作为难点之一,是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即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撑路面的结构。在市政道路中,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路面铺设、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车辆或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现阶段的路基材料一般是土石类散体材料,很容易受到地质因素、雨水、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坚固性和稳定性就成为路基的基本要求。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包括一切土(石)方的挖梆、填筑、运输以及排水、降水等方面。现阶段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路基开挖、基坑回填等,任务量较大且技术性较强,作业环节需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雨季。同时,为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设计人员还需做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以保证土方作业的质量。
1.2市政道路路基土方的特点
实际作业环节,需对市政路基土方施工的质量及特点进行分析。第一,工程量较大。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量较大,相应的路基与土方工程量也相对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会对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工程周期较长。由于工程量较大,使得市政道路路基土方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再加上路基土方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相关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施工环节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进度的顺利推进。第三,投资大、成本高。市政道路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施工成本,且市政道路对道路的质量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成本。第四,施工状况复杂,影响面大。道路施工往往里程较长,实际施工环节不仅需考虑地质、环境等方面的自然因素,还需综合研究城市规划及原本的道路规划,涉及面较广。同时,实际作业环节施工条件复杂,又多为露天作业,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影响较大,难以确定的因素较多,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2.1准备要点
2.1.1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相关资料的准备
资料是正确理解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信息,把握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关键的基础,资料掌握的情况直接影响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路基土方工程施工质量。在准备时期应该对与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相关的周边地貌、项目附近交通和建筑信息、植被覆盖、地下水文等资料进行整理,使各类环境因素得到控制,形成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的预先干预措施,提升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顺畅性和完整性。
2.1.2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工程准备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环境和工程方面的准备工作,要采用有效措施对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现场的附属物、多余物进行处理,为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场地和空间。同时要做到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的电力、供水系统的完善,确保路基土方工程施工能够高效。最后,要建立路基土方工程的排水系统,一般以排水沟渠、截水沟的形式预防降水和地下水对路基土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
2.2路基土方工程防护工作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人员机械众多、土方结构不稳定、地下水文条件复杂等诸多问题,因此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实施的前提是施工的安全,也就是说必须在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前做好工程防护工作。一是要正确、规范、严谨地使用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机械,制定机械防护的措施和方案,有效预防机械使用过程中对路基土方工程施工造成的威胁和影响。二是要规范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人员的意识和行为,在有效提升施工人员技术素养的同时提升安全操作和有效防护的能力。三是要根据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的设计及时进行土方工程的支护和防护,避免结构不稳定、塌方等问题的出现。四是要做好地下水、降水的有效防护,避免地下水、雨水对路基土方工程的侵蚀和冲刷,提高路基土方工程整体的稳定性[1]。
2.3保存路基土方工程所挖的土壤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壤是宝贵的资源,合理保存和科学利用开挖土壤既能提升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的速度,同时也能控制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的造价。对于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开挖土壤要首先进行土质的鉴别,对于符合回填的土壤和不符合路基土方工程施工需要的土壤进行分类处理,以便在路基土方工程后期施工中得到有效应用。所挖优质土壤应该合理储存和放置,进行土壤的保湿、防风、防雨的处理,有效缩短开挖、回填、储存3个环节的运输距离,提高路基土方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2]。
2.4控制路基土方工程填方施工操作的重点
填方操作中要遵循重点参数的重点控制原则。一是要将填方土壤进行平整后的摊铺处理,这一阶段应该重点控制土壤的平整度和土质的机械性,形成科学而系统的路基土方工程基础。二是要在填方过程中控制关键参数,特别对于填方厚度、含水量、平整度等核心性信息和数据更要严格把握,提高填方施工的操作质量。三是要在填方的同时做好碾压工作,重点对碾压机械性能、碾压厚度、干湿度、平整度等关键参数做到标准化和系统化检测,推进路基土方工程填方操作的规范化,提高填方施工的质量和速度[3]。
2.5强化路基土方工程压实度检测工作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中压实是重要的过程,也是重要的技术指标,作为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人员要将压实过程进行合理分解,在每层路基土方施工后进行压实和压实后的技术检验,以设计方案设计的参数为基础进行路基土方工程的系统性验收,对于不合格土质和压实松软部位进行置换和补压处理,待到符合路基土方工程压实参数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此外,检测路基土方工程压实度的过程中要科学应用相关仪器和设备,核子密度湿度检查仪的运用中应该结合压实的进程和土方工程的部位,以便得到全面、准确的数据,实现对压实的全面检测。
结语: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交通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进而推动了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因市政道路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施工技术性较强,相关人员在路基土方等环节易出现失误。在实际施工环节,相关人员须加强对路基土方的重视程度,通过事前准备、基坑开挖、土方填筑以及压实度检测等手段,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玲莉.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03):17-19.
[2]尉立恒.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1,(02):55-56.
[3]杨剑锋.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建筑渣土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