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与实践分析
徐慧超
身份证号码 500226199403014321
一、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工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造价控制成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传统造价控制往往侧重于施工阶段,忽视了项目前期及后期环节,导致造价失控风险增加。全过程造价控制强调从项目决策到竣工结算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对各阶段关键节点的把控,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监控与合理优化。深入研究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并进行实践分析,有助于提升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阶段划分与要点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涵盖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五大阶段。决策阶段需准确估算项目投资,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设计阶段是控制造价的关键,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招投标阶段通过规范的招标流程和合理的合同条款,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施工阶段则要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避免成本超支;竣工结算阶段需全面审核工程价款,确保造价真实准确。
三、建设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3.1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决策阶段主要通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实现造价控制。在可行性研究中,需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建设地点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论证,确保项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投资估算应依据类似工程数据和市场价格信息,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等,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同时,建立投资估算指标体系,对项目投资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3.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设计阶段可采用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等策略。限额设计要求在保证工程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通过层层分解投资目标,实现对设计方案的造价约束。价值工程则以提高产品价值为目的,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析,寻求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匹配,剔除不必要的功能,降低工程造价。此外,推行标准化设计,减少设计变更,也有助于控制造价。
3.3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招投标阶段重点在于规范招标文件编制和合理确定合同价款。招标文件应明确工程范围、技术要求、计价方式等关键内容,避免因条款模糊导致的造价纠纷。在评标过程中,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报价、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中标单位。合同价款的确定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明确合同价款调整方式和风险分担原则。
3.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施工阶段需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和材料设备管理。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评估,控制变更数量和费用。在材料设备管理方面,通过市场调研,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合理确定采购时间和批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窝工、返工等现象造成的成本增加。
3.5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竣工结算阶段要做好工程量审核和价款结算工作。对竣工图纸、变更签证等资料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采用全面审查法、重点审查法等方法,对工程价款进行审核,防止高估冒算。同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和计价规范进行价款结算,及时处理结算争议,保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实践分析
4.1 不同阶段造价控制效果对比
选取两个规模相似的建设工程项目,项目 A 采用传统造价控制方式,项目B 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对各阶段造价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下,项目B 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偏差率均显著低于项目A,充分体现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4.2 不同造价控制策略成本节约情况
以某大型住宅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不同造价控制策略的成本节约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2 所示:

从表 2 数据可以看出,限额设计、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严格工程变更管理等策略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本节约效果,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五、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不同阶段之间的协同合作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导致了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其次,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直接影响了造价控制的质量和准确性。此外,造价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和标准,造价控制工作往往缺乏规范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各参与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这使得造价控制的目标难以统一,进一步加剧了造价控制的困难。
5.2 解决对策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首先,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是关键。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与沟通,从而确保各方能够同步更新信息,统一造价控制的目标。其次,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可以确保造价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造价控制理念和技能。此外,完善造价控制制度和标准是确保造价控制工作规范性的基础。应当明确各阶段造价控制的职责和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标准,确保造价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显著提升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六、结论
在建设工程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细致地控制各阶段的关键环节,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工程的总造价,并且显著提升项目投资的效益。本文所提出的针对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证明了其有效性,并且带来了积极的成果。然而,在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实际工作时,我们仍然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效果,我们需要加强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标准。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确保每一笔投资都能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云峰 .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 [J]. 四川建材 ,2025,51(04):220-222.
[2] 乔杰 . 化工企业加强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分 析 [J]. 中 国 盐 业 ,2024,(08):44-47.DOI:10.19396/j.cnki.issn1004-9169.2024.08.011.
[3] 于 开 芹 , 祁 巧 艳 . 工 程 造 价 控 制 [M].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社 :202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