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胡海鹏 王晓东 曾健 段程 付东泽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300000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重庆400000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
1.1 施工效率高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预制方式预先制作建筑构件,这一生产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高效性,犹如在后方兵工厂进行武器装备的标准化生产。在施工现场,仅需开展简单的装配作业,犹如搭积木般便捷高效,显著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中需要在现场进行大量湿作业,装配式建筑有效规避了因材料固化周期较长造成的工期延误。通过这种先进工艺,能够更快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搭建工作,使工程项目得以提前竣工交付,既为投资者创造了时间效益,又让使用者能够早日享受建筑成果带来的实际便利。
1.2 质量有保障
工厂化生产模式具备环境稳定性优势,能够对构件生产全过程实施精准化管控。正如精密仪器制造必须依托无尘车间这一高标准环境一样,现代化生产企业可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关、工艺标准关及生产过程检测关。所有构件均须通过规范化检验程序,确保达到优质品标准要求。在工程现场组装环节,由于构件尺寸精度达标、安装误差可控,从而显著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与结构稳定性,有效规避了传统施工方式中因人为操作不当或环境波动引发的质量隐患,诸如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得到根本性防治。
1.3 环保节能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显著降低了现场湿作业环节,从而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传统建筑施工模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包括废弃混凝土块、砖块等,这些垃圾不仅严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污染。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对原材料的科学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杜绝了资源浪费现象。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新型节能材料与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为降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而言,在冬季可大幅减少供暖能源消耗,夏季则能有效控制空调能耗,这些举措都为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1.4 受气候影响小
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客观制约,特别是在雨季、冬季等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多项施工作业难以正常开展,甚至可能对已完工部分造成不利影响。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具有显著优势,其主体工程主要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环境中完成,工厂环境不受外部气候因素干扰,可实现全年不间断的规模化生产。在施工现场组装环节,仅需进行必要的连接作业,即便遭遇短暂性恶劣天气,也可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继续推进施工,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进度的连续稳定,有效规避因气候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成本上升问题。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构件运输与存放要点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保护工作。鉴于此类构件多为预制件,其品质与结构完整性将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建设质量。针对运输车辆选型,应当严格依据构件规格参数(包括尺寸、重量及外形特征)进行科学配置。对于大型构件的运输,必须采用专业化运输支架进行牢固固定,切实防范因运输震动或碰撞导致的构件损伤风险。以预制大型墙体为例,应当采取水平运输方式,并在底部及侧部铺设高性能缓冲材料(如橡胶垫等),确保运输安全可靠。此外,构件的存放也至关重要。存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并且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对构件造成侵蚀。不同类型的构件应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构件。对于一些容易受潮的构件,如预制的木构件,要采取防潮措施,如搭建防雨棚等。
2.2 基础施工要点
基础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支撑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能。在开展基础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勘察评估,依据科学勘察数据精心设计符合规范的基础构造方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遇到软土地基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采取换填法、强夯法等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切实提升地基承载力水平。在基础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重点把控基础尺寸和标高两项关键指标。基础尺寸偏差将直接影响后续构件安装的精准度,而标高控制不精准则可能导致建筑物整体平整度不足。为此,要配备高精度测量设备,实施全过程实时监测,确保各项施工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规范要求,为打造优质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2.3 构件安装要点
构件安装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正式安装前,须对构件质量进行全面复验,确保构件完好无损、几何尺寸符合标准要求。安装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图纸要求及操作规程规范。首要工序是进行构件定位与校准,应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确保构件位置偏差和垂直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针对预制梁、柱等大型构件的安装作业,需配备起重机等专业机械设备实施吊装。在吊装作业全过程中,必须确保吊装速度平稳可控,杜绝构件晃动、碰撞等安全隐患。同时,要指定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指挥,切实保障吊装作业安全有序开展。在构件安装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连接和固定。连接方式要根据构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部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性能,因此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2.4 防水施工要点
装配式建筑防水施工是工程建设中一项关键性、基础性的隐蔽工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装配式建筑作为由各类预制构件组装而成的新型建造方式,若构件间拼接缝处理不到位,极易引发渗漏隐患。在实施防水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对拼接缝进行彻底清理,彻底清除表面粉尘、油污等杂质,确保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与接缝表面实现牢固结合。针对外墙防水处理工作,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多道防水工艺。首要工序是在拼接缝处均匀涂刷防水涂料,构筑第一道防水防线;随后铺设高性能防水卷材,形成第二道防水屏障,切实提升整体防水效能。在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排水坡度的合理设置,确保雨水排放畅通无阻,有效预防因积水导致的结构损害风险。各责任主体务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控防水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整体安全可靠。
3 结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表明,从构件运输存放、基础施工、构件安装到防水施工等各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只有全面掌握并精准实施这些关键技术要点,才能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综合优势。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同时,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必将实现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袁春鹏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1):109- 112.
[2] 高晓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研究分析 [J]. 科技资讯,2023,21(19):118- 121.
[3] 郑舒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8):175-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