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 845156

引言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地理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在初中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地理学科承担着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地理教育亟需突破传统模式,构建以综合地理素养为核心的新型教学体系,并系统化课程设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教学实践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提升,如何探索基于地理素养导向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显得迫切,这深化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更有效地支持其解决现实地理问题,成为推动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

一、专题探究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发展

专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协同学习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普遍认为能够高效达成教学目的,中学地理课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会显著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和交流的空间,这种教学手段有益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成长,对于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怎样把专题探究式教学巧妙融入地理课程之中,促使学生积极投身探究活动,进而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与认同。 在《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这个教学单元当中,教师可凭借教材内容,构思出以“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探究性任务,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自己搭建知识框架,在完成资料整理与分析之后,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展开互动研讨,这样的专题探究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起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致,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加深对黄土高原地域特性的认识。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较为全面地呈现出黄土高原某一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演变规律,例如秦汉、明清时期时空特征等,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把实地考察所得到的数据、文献资料等结合起来,探究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史地融合”教学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的地理认知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

二、加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教学

人地协调观属于地理学科素养的一部分,它主要表现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对于初中生而言,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能够加深他们对自己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认知,而且有益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在展开教学进程的时候,教师应当布置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去关心守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话题,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并且拓宽其全球观念。在引导学生探究某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怎样影响人的行为以及二者之间互动规律的时候,教师就会让学生体会到,开发自然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生态承载能力的约束来执行这一大原则,进而培育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气温分布与变化”这个专题教学期间,教师能够凭借我国南北温差显著且四季更迭典型的景象,促使学生去探究气温如何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通过温度分布图表现我国从南往北的气温变动趋势,联系海拔高度、纬度位置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各个区域间气温差异的内部成因,再让学生针对不同气温条件下的人们居住方式、产业发展等情况展开讨论,像东北地区冬天集中供暖政策或者华南地区节能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情形,借此加深他们对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方面的认识。 教育工作者借助气候变化相关话题,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类生态情况,引领学生探究人类发展模式的改变途径,在这个教学过程里,学生既能了解温度变化的自然规律,又能深化对人地关系动态平衡的认识,慢慢培育起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体系。

三、问题导向法驱动素养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在讲解工业分布与发展相关内容之际,教师会抛出有关工业集聚区形成原理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以资源条件为切入点,按照市场需求等多个维度去思索,以此锤炼他们的批判思维及分析判断能力,引入聚焦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解决方案的拓展性话题,目的是强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并强化其可持续发展相关意识,采取递进式问题链的设计手段,教师在探究进程里逐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重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以及处理问题能力,倡导学生主动提出疑惑,就特定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或单独探究,以此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的意识,教师需对学生所提问题做系统的梳理,形成一个问题资源库,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并由师生一起深化理解,扩充认知边界。

结语

关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培育核心素养,教育革新中的核心议题,更是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关键途径,运用专题探究,人地协调观教学及问题导向法等创新手段,突破传统地理教学的局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性,在探究与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知识认知得以深化,地理思维层次与综合应用能力亦得到优化。展望未来,初中地理教育需始终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与实施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 .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J].学周刊 ,2024(12):118-120.

[2] 李海英 . 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力的培养路径分析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34):63-65.

[3] 陈水群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 [J]. 教师 ,2024(16):63-65.

[4] 陆才稳 .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地理教材模块化使用建议[J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