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CR系统为基础的船舶排放设计和测试分析
王海兵
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 443000
摘要:现代航运业,国际海事组织IMO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以降低船舶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全球各国家科学文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海运作为主要的客运、货运方式之一,需要重视排放和做好监管治理,这为其动力系统以及有关尾气处理技术的发展、运用提供了应用技术和广阔市场空间。本文以SCR系统为中心,首先分析其原理、优势,在此基础上研究以SCR系统为基础的船舶排放设计和测试方法,包括基本思路、关键实现技术、智能测试等内容,最后通过未来工作需求,对上述理论进行佐证,以服务未来船舶排放有关管理活动,匹配可持续发展、碳排放控制大环境要求。
关键词:SCR系统;船舶排放设计;测试分析;智能技术
前言:船舶是重要的客运、货运工具,在海运、内河航运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对外贸易、沿海省份贸易活动,均依赖海运提供支持,从船舶制造及尾气排放控制的角度出发,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部印发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改善碳排放,控制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生效。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以及对应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从特点上看,SCR系统可以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关注对氮氧NOx化合物排放控制)。以转速低于130 rpm的低速柴油机为例,在国际控制标准上,Tire III模式下NOx化合物排放水平不高于3.4 g/kW.h。在不影响船舶基本性能、动力系统工作质量的情况下,提升环保能力[1]。进一步分析又可发现,当前针对SCR系统的研究已经较多,对有关信息进行汇总,探讨以SCR系统为基础的船舶排放设计和测试系统,有助于进一步彰显技术优势,服务其运用,提高船舶设计水平和环保效应。
1.SCR系统及其应用优势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系统,主要针对柴油动力系统排放的氧化氮类气体进行处理,借助催化剂,将尿素、还原剂氨等与高温高压状态的尾气充分混合,在反应装置快速完成还原作业,将NOx化合物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态H2O(即水)、N2(氮气),控制柴油系统对空气的污染。目前主要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类。近5年,SCR系统在各类柴油动力系统中的已普遍运用,其工作效果比较理想,但由于成本、工艺管理、机械设计因素的影响,仍有进一步改善、优化的空间和必要性。SCR系统的应用优势主要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少柴油动力系统的污染问题,降低酸雨等环保问题的发生率,削减环保方面的开支和管理难度,也有助于在维持以柴油为航运动力的同时实现碳中和[2]。SCR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减排技术。
2.以SCR系统为基础的船舶排放设计和测试方法
2.1基本设计思路
从思路上看,当前船舶的动力系统以及其工作机理并无变化,为发挥SCR系统的作用,加以在常规柴油动力系统之外建设反应区,独立进行尾气排放处理,该系统的设计见图1:
按照图1所示模式,船舶的柴油动力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产生各类废气,其中含氮废气通过采集系统完成采集,并集中输入反应区,同步启动SCR系统,利用控制阀将催化剂、尿素、还原剂氨等投入反应区,实现各类气体的混合和催化反映,生成的气态H2O(即水)、N2(氮气)等,集中接受检测,根据其成分构成情况,分析反应是否充分,评估待排放的混合物是否满足环保要求,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后续处理方式,符合排放标准可允许排放,反之则进行重复处理,直到满足排放要求。
2.2实现关键点
图1设计的实现,关键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封闭性较强耐腐蚀耐高温的反应空间,二是合理的工作参数,三是较强的终端、次终端和远程控制能力。反应空间的建设根据船舶工作需求具体确定,排放废气较多的船舶,其反应区间也应较大,完成建设后通过气密性测试分析其封闭效应,封堵可能漏气的区域。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参数,避免催化剂、反应气体过量投入或投放不足的情况,可以采用模拟分析的方式确定作业需要,必要时借助现场分析的方式加以论证,并考虑纠偏需求,如气体或催化剂的合理损耗与补充等等。终端、次终端和远程控制方面需求各有差异,终端控制应以机械设备和智能技术为主,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安全问题。次终端和远程管理均依赖人工提供支持,包括控制阀的启闭、程序的设定以及工作系统软件硬件的配置等等。
2.3测试方法
按照图1所示模式,系统工作效果需要利用技术设备和工作程序进行测试,以评估反应效果,分析SCR系统是否发挥了预期作用,船舶柴油机排放的废气是否满足环保要求。该系统可以采用智能作业技术,配置智能评估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其他辅助系统,利用实时采集、实时对照、实时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评估,服务后续作业。
按照图1所示模式,SCR系统启动后,利用催化剂以及尿素等,完成与柴油机废气的混合与反应。反应完成后,其生成后由传感器进行采集,根据排放量设置采样周期T获取每一份样本,送交智能仪器检测中心。传感器采集的实时信息,以混合物中不同物质的比例为中心,包括氮气、水分子等。根据图2,在反应充分、彻底的情况下,氮气、水分子含量之和应达到100%,考虑到反应过程可能出现一些动态因素,可设定其“合格范围”标准为氮气、水分比例之和达到95%以上,允许混合的生成物中含有其他杂质(极少量氧化硫)以及少量的未反应物(氧化氮等)。智能系统完成判断后,结合结果给出处理意见,当测试结果表明混合物中各类物质含量合格,可允许排放,反之则进行记录、发出警报,组织后续处理。
未来也应建设反馈机制,对既有工作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持续改善SCR系统应用质量,服务船舶设计以及废气排放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以SCR系统为基础的船舶排放设计、测试分析,应关注合理进行工作逻辑设定,以及机械方面的必要调整提供辅助。实际工作中,考虑到SCR系统对环保工作、航海排放管理的积极价值,应重视其应用设计,提供完善、简练的机械模型,通过智能技术进行工作状态的监测,并做必要的反馈和优化。以智能技术为中心、机械调整为辅助的思路适用性广,有助于改善船舶排放管理质量,未来工作中可加以重视、寻求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佳妮,唐秋来,丁扬,等. 船舶涂装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装置的改进设计 [J]. 机电设备, 2024, 41 (06): 9-12+36.
[2]陈继峰,张卓. 满足2050温室气体排放的船舶燃料舱舱容设计分析 [J]. 船舶设计通讯, 2024, (01): 74-81.
[3]中国船舶高压SCR系统原理和设计篇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