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职业认同度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策略优化研究

作者

赵翠翠 李国志

烟台理工学校

关键词:中职会计人才;职业认同度;人才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中职会计人才培养迎来新挑战与机遇。职业认同度对其培养质量影响重大,备受关注。提升中职会计人才的职业认同度,可激发学习热情,增强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稳定性与忠诚度,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会计人才。本文就基于职业认同度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策略优化展开探讨,为中职会计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职会计人才职业认同度现状

(一)教学以理论为主导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观念滞后,方法单一,侧重理论传授,忽视实践课程。课堂上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机会。这使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工作了解与体验,影响职业认同度。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无法衔接

会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问题普遍。实践教学常置于理论教学之后,其内容和形式与实际工作需求差距较大。教材和案例陈旧,无法反映最新法规和业务处理方法;教学环境和设备不够真实完善,学生难以感受实际工作氛围和压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评价标准不一致,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条件薄弱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主要体现为教学设备落后、资源匮乏、师资不足。部分学校会计实验室设备陈旧,软件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缺乏真实业务案例和模拟企业环境;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这些都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认同度。

(四)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学习会计专业课程时困难较大,易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此外,学生对会计专业了解不深入,职业规划和目标不明确,导致职业认同度不高。

(五)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中职会计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也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度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实际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不熟悉,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无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导致教学缺乏吸引力,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提高职业认同度。

三、提高中职会计人才职业认同度的方法

(一)健全教学保障体系

为提高中职会计人才职业认同度,需建立健全教学保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企业专家、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方式,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购置先进设备和软件,建设模拟企业环境。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二)强化 “职业角色” 教师培养

“职业角色” 教师是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教师。培养 “职业角色” 教师是提高中职会计人才职业认同度的关键。学校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如专业技能培训、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等,以及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积极推动教师参与企业会计工作,让教师深入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和最新动态。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实际案例和经验融入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中职会计人才。

四、基于职业认同度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策略

(一)以岗设课,推动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以岗设课是根据会计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以岗设课,学生能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方向,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中职学校可将会计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基本会计素养和职业道德;核心课程培养专业核心技能;拓展课程拓宽知识面和职业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二)以证授课,帮助学生提高考证通过率

“1+X” 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积极推行该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课证融通。

以证授课是根据证书考试要求和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考试所需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教材,将证书考试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加强对学生的考证辅导,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和模拟考试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考证通过率。

(三)以赛促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以赛促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会计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职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会计技能竞赛,如会计手工账比赛、会计电算化比赛、税务技能比赛等。竞赛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可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了解自身不足,为学习和考证提供参考。学校还可将竞赛成绩与课程考核、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此外,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竞赛评委,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拓宽视野。同时,在竞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经验和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四)立德树人,融入思政教育滋润课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如讲解会计法规时,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讲解会计职业道德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后果。学校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感受思政教育魅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五、结论

基于职业认同度的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策略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健全教学保障体系、强化 “职业角色” 教师培养,以及实施以岗设课、以证授课、以赛促证、立德树人等培养策略,可有效提高中职会计人才的职业认同度,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同时,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化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丁慧琼.产教融合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浙江工贸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4):5- 8+24.

[2]程晓娟.数智时代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 2024(04):125- 129.

[3]李红侠,唐文.智能财务下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0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