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时间优化研究

作者

杨庆

信宜市茶山镇周埇小学  广东信宜 525329

引言:

当今教育教学已经进入了新时期 , 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迈向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课堂中还存在“时效”问题,导致部分教师讲课较为仓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优化课堂时间。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 一) 资源匮乏

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相对应 ,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资源也常常显得单一和有限。在多数情况下 , 教师仅使用教科书中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这样的做法虽然方便教学和考评 , 但从长远来看 , 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和多样的阅读能力。教科书中的文章通常是经过精心筛选和组织的 , 往往重点突出 , 主题明确。然而 , 这种文章类型不能全面代表生活和社会中各种复杂的文本类型。缺乏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考 , 使他们难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阅读需求。举例来说 ,现实生活中的阅读材料远不止教科书中的散文、诗歌和记叙文。还有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网络博客、社会评论等多种类型。如果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和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本, 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就很难得到全面地提升。

( 二) 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 , 教师往往过度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讲述和演示的方式 , 让学生跟随教科书和课本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 但常常忽视了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字词和语法的重视确实是基础教学的一部分 , 但过度的关注往往会削弱阅读教学的多维性和全面性。这种教学模式下 , 学生可能会变成“应试机器”, 只能完成基础性的题目 , 而难以处理更为复杂和抽象的思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全面地提升 , 阅读兴趣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阅读教学时间优化重要性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阅读课堂中 , 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阅读时间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通过优化时间 , 可减少冗余讲解 , 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如在《荷花》时 , 将课堂时间划分为导入、自读、小组讨论、总结拓展等环节 , 每个环节设定明确时间节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 教师针对性指导 , 能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文章描写荷花姿态的方法 , 避免课堂时间被无效占用 , 实现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合理的时间分配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阅读训练。比如《陶罐和铁罐》为例 ,优化时间后, 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初读感知文章内容, 精读品味文章的中心句含义,最后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文章比喻、拟人写作手法。在这一过程中 , 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归纳、鉴赏评价等阅读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 而不是在混乱的时间安排中浅尝辄止, 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时间里实现阅读能力的进阶。

三、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时间优化策略

(一)利用微课优化阅读时效

微课教学指的是基于课程内容与要求 , 以录像教学内容为媒介 , 围绕某重难点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类教学方法 , 由于学生课堂学习的头十几分钟精力最为集中 , 记忆力也最高 , 所以如果在把握的这一时间内应用微课录像具体内容学习 , 更利于其高效率地把握重难点教学内容。微课录像教学内容有效性强。微课教学的主题多围绕一个章节或某个过程展开的 , 教材相关性强 ,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重难度知识 , 并加强对重难度知识的理解记忆 , 学生理解起来也就不至于受到较大的困难。微课以视频为授课媒介 , 图像具有视听功能、课堂场景建构等功能 , 是丰富生动的课堂资料 , 能够使学生得到全新的课堂感受 , 并引起了一定的课堂趣味 , 从而增强了课堂内容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 使他们更愿意投入课堂教学中 , 和老师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在阅读教学中 , 教师要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浪潮 , 紧紧利用微课中巨大的信息整合功能 , 把文章的内涵生发起来 , 打造多维的读者视野 , 以此开阔学生的阅读眼界 , 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质,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课文内容中心。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部分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需要跟随时代脚步 , 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与手段 , 构建更合理的教学情境 , 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育时效性服务。比如,《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美、水美,在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课下时间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段简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十分钟幻灯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 , 配合课文为学生进行精讲 , 标注重点段落 , 进行课后提问 , 在课文精讲完成之后 , 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 , 播放广西民歌 , 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的山水之美,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真的身处桂林 , 遨游在美丽的山水之间 , 云雾缭绕 , 鸟语花香 , 听着悦耳的民歌 , 这时学生对美丽的桂林山水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 除此之外 , 教师可以将教室进行美化布置 , 张贴挂画 , 设置摆件等 , 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在马上下课的五分钟教师需要布置与课堂有关的趣味作业 , 如“你认为你身边哪里的景色可以媲美桂林山水 ?”“看完美丽的桂林山水之后 , 你能想到哪些诗句来形容呢 ?”, 帮助学生开发思维 , 启迪智慧 , 真真正正地将学生带入课本的语境当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 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 , 小组讨论也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情境需“动静结合”,“静”指抛出问题 ,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 ,“动”指教师动 " 指教师要在情境中起到维护秩序的作用 , 掌控情景主旋律 , 这样 , 才能让这一节语文课堂生动有趣 , 大大提高课堂时效性。

结束语: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时间优化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明确阅读教学时间优化的重要性 , 实施科学规划时段、任务驱动、分层指导等策略 , 有效解决当前阅读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龙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J]. 互动软件, 2023.

[2] 林秋香 .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构建分析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3(10):30-32.

[3] 燕国花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分析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