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实践
胡文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中学 510990
引言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正处于语言输入向语言输出过渡的关键时期,而书面表达能力则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重要指标。过去,写作教学常常陷入“教师批改累、学生进步慢”的困境。如今,借助智能写作平台和语言模型,学生能获得即时反馈,不断优化自己的作文;教师也能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更专注于写作策略和思维引导。这种“人机协同”的模式,正在重塑英语写作课堂。
一、人工智能让写作指导更“懂”学生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法纠错、结构分析、表达建议和智能评分等功能,有效提升初中英语写作的语言准确性与结构规范性,促进表达多样性,增强学生写作意识。传统教学中,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老师很难针对每个人的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而人工智能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写作特点——比如常犯的语法错误、词汇量大小,甚至句式偏好。例如,若是学生总爱用“veryhappy”,AI 工具不仅会提示替换为“delighted”或“pleased”,还会推荐相关词汇拓展练习,这种精准到“人”的建议,让写作辅导不再是“一刀切”。
二、人工智能重塑写作学习路径
传统写作教学往往陷入一个困境:教师需要批改数十份作文,却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提供有效指导。这种 " 重结果、轻过程 " 的模式,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差异日益明显,而人工智能的介入,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
人工智能辅助写作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强大的个性化能力,教师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AI 平台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习画像,记录其写作习惯、常见错误、语言水平等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写作建议。比如,对于词汇量较少的学生,AI 可提供同义替换、词性变换建议;对于语法掌握薄弱的学生,系统可有针对性地推送语法知识点的学习资源和练习。
此外,AI 的实时反馈功能也显著提升了写作教学的互动性和及时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边写边查,边改边学,在不断尝试与修正中提升写作能力。这种即时反馈改变传统教学中“作业批改滞后”的现象,因此学生能够在写作后即刻获得指导,加深他们对语言规则与表达逻辑的理解。再者,个性化的写作辅导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写作信心,促进其从“被动写作”向“主动表达”的转变,正如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所说:" 学习发生在最近发展区内 ",而人工智能正是帮助教师精准定位每个学生发展区的有力工具。
三、教师角色从“纠错员”演变到“引路人”
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 " 红笔纠错者 " 的角色,将 90% 的精力投入在作文批改上,这种模式最大的局限在于: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错误,却错过了他们思考的过程。
传统写作教学往往关注最终作文结果,忽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生成与语言修订。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英语写作教学实现从“关注结果”到“聚焦过程”的转型。AI 平台能记录学生的写作全过程,如构思、段落生成、句式修改等,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生写作习惯与难点,并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依据。例如,教师可以借助 AI 帮助诊断学生书面表达的问题,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学生的写作优势与潜能;发现隐性的思维模式缺陷;追踪写作能力的成长轨迹;预测可能出现的写作瓶颈。而基于以上的数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
(1)“小组诊疗室”-- 总结AI 发现的共性问题,并讨论修改策略(2)“闪光点分享”-- 展示AI 分析出的优秀写作特征(3)“思维拓展训练”-- 批判性学习AI 提供的修改建议
四、人工智能写作教学的实践困境与优化建议
当前,人工智能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这些困境既涉及客观条件限制,也包含主观认知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保持清醒认识并积极应对。
从硬件条件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仍面临基础网络设施不完善、终端设备不足等问题。即便在条件较好的学校,AI 平台的维护成本和使用门槛也影响着其普及程度,如设备老旧的机房配备智能写作系统,也会因服务器负载有限,高峰期经常出现卡顿,严重影响教学进程和使用体验。
教师层面的适应问题同样突出,许多资深教师对新技术存在畏难情绪,将 AI简单视为 " 高级语法检查器 ",还有部分教师过度依赖 AI 批改,反而弱化了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此种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 AI 的看法,学生也倾向利用AI 生成整篇作文,不愿去思考。
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也是当前 AI 教育应用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学校层面加大教育技术投入,优化 AI 平台配置与网络环境,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智能教学条件;教师层面应加强 AI 素养培训,提升其技术整合能力与数据分析水平;教学层面需构建“技术辅助—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三位一体机制,引导学生将 AI 作为写作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工具,确保教学目标与技术应用的协同发展。只有在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实践创新的多重驱动下,人工智能在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才能实现真正落地与长远发展。
五、结论
人工智能为英语写作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但它只是工具,不是答案。未来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和 AI 各展所长——机器负责“精准诊断”,教师专注“启发思维”。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技术力量,其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反馈滞后、批改效率低、教学内容单一等瓶颈,也为实现个性化、过程化、智能化的写作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 AI 的持续升级,它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深入。但无论如何迭代,教育的核心始终是“人”——只有教师与技术相互协作,才能真正发挥人工智能的价值,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既提升语言能力,也收获思维成长。
参考文献:
[1] 魏小兰 , 杨雪燕 . 英语课堂多模态话语的语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4,(04):121-130.
[2] 陈劲松 . 理工科大学通识写作课教学实践及创新路径 [J]. 中国创意写作研究 ,2024,(02):33-45.
[3] 孙亚男 , 裴厚鹏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昭阳街道第一中学;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欢城镇第一中学;,2024:125-126.
[4] 明审其缺 精施其策—— 浅谈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 . 刘若岩 . 成才 ,2023(20)
[5] 人工智能支持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胡京蕊; 董霄楠. 北京教育( 普教版 ),2024(06)
[6] 提升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探讨 . 韩慧娟 . 中学生英语 ,2023(48)
[7]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研究 . 林海燕 . 校园英语 ,2021(48)
[8]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型英语听说课堂 . 李廷婕 . 现代教学 ,2023(05)
[9]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听说课堂的融合路径探索. 高雪萍. 英语教师,2023(1
[10] 数字化赋能英语听说机考的创新实践 . 孙利君 . 浙江考试,2022(08)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 2025 年度《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41993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