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特色教育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郑小霞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第一小学 0631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这一论述揭示了书法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独特作用。从 “字如其人” 的传统认知到 “心正则笔正” 的哲学思辨,书法始终与品德修养紧密相连。教育部相关文件也明确指出,书法教育是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落实 “五育” 并举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理论研究多聚焦书法的文化属性或教学方法,对其德育功能的系统性阐释仍显不足。
二、书法特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理论基础
2.1 书法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元元素。从甲骨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在书法教育中,学生研习经典碑帖,了解文字演变历史,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这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展现了精妙绝伦的书法技艺,更蕴含着魏晋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哲理。学生学习此作品,能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2 书法教育对品德修养的影响
“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 等观念体现了书法与品德修养的紧密联系。书法创作要求书写者心平气和、专注认真,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沉稳、耐心、专注的品质。书写过程中的一笔一划都需遵循规则,这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规范意识。如颜真卿的书法刚正雄浑,与其高尚的人格相得益彰。学生学习颜体书法,不仅能提升书写水平,还能受到其人格魅力的感染,培养正直、坚毅的品德。
2.3 书法教育在审美培养中的作用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到字的结构、布局,再到作品的整体气韵,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比如,通过欣赏欧阳询的楷书,学生能体会到其严谨规整的结构之美;欣赏张旭的草书,能感受到其豪放洒脱的气势之美。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素养。
三、书法特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途径
3.1 优化书法课程设置
学校应构建系统完善的书法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书写能力,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基本书写习惯,如正确的握笔姿势、笔画顺序等;中年级加强笔画和结构的练习,提高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高年级则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书法作品,学习书法理论知识,尝试书法创作,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加书法课程的课时比例,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书法学习和练习。
3.2 营造校园书法文化氛围
打造浓厚的校园书法文化环境,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校可在校园内设置书法长廊,展示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学生的优秀书法习作以及书法知识介绍;在教室、图书馆、走廊等场所悬挂书法作品,营造处处有书法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书法活动,如书法比赛、书法展览、书法讲座等。定期举办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举办书法展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邀请书法专家举办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书法艺术,了解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书法特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方法
4.1 情境教学法
在书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通过讲述书法家的故事、展示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式,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在讲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时,教师可讲述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侄子英勇牺牲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时悲愤激昂的情感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4.2 榜样示范法
教师要以自身规范、优美的书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应工整、美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展示书法名家的经典作品和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激发学习动力。教师还可邀请当地书法名家到学校进行现场书写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学习名家的书写技巧和艺术风格。
4.3 评价激励法
建立多元化的书法学习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评价方式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评价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设立多种奖项,如 “书法小明星”“进步之星”“最佳作品奖” 等,对表现优秀和进步显著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五、书法特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实践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学校积极开展书法特色教育,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学校制定了详细的书法教育规划,构建了完善的书法课程体系,配备了专业的书法教师,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
5.2 实践过程与方法
学校将书法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专门的书法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校通过举办书法比赛、展览、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书法文化氛围。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书法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5.3 实践成果与影响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显著提高,在各级书法比赛中屡获佳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学生变得更加沉稳、专注、自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日益浓厚。学校的书法特色教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结论
书法特色教育在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目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实践活动等途径,运用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评价激励法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书法教育与立德树人目标相结合。在实践中,众多学校的成功案例也证明了书法特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未来,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书法特色教育,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 . 在书法教育中彰显美育目标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02):3.
[2] 郑洪霞 , 陈沁萍 . 依托”书法 + ”落实立德树人 [J]. 电脑迷·教师研修 ,2021, 000(006):P.82-83.
[3] 杨燕 , 闵欣 .”双减”背景下学校书法教育课程再建构 [J]. 江苏教育 ,2022(5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