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综合体机电安装结算争议快速处理实务研究
郝亚彬
河北诚华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河北省武安市 056300
0 引言
大型商业综合体机电安装工程结算争议处理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大型商业综合体机电安装工程结算争议处理其研究价值随着建筑规模持续扩大与机电系统复杂度明显提升而日益凸显。结算过程中因合同条款理解差异与设计变更、管理不善引发的各类纠纷直接影响工程款支付进度并可能造成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受损。现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机电安装工程因其专业性强、界面复杂、变更频繁等固有特点使得结算争议呈现出技术性与商务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特征,针对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机电安装结算争议快速处理机制研究可以有效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对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机电安装结算争议问题
1.1 合同条款模糊
机电安装工程结算争议的首要根源在于合同条款的模糊性,合同文件对工程量清单的描述不明确会导致结算阶段双方对工作内容的认定存在分歧 [1]。设备材料的技术参数未详细约定,施工过程中出现品牌替代或规格调整时,承包商与业主对计价方式产生争议。固定总价合同未明确变更调价机制,材料价格波动超出预期范围后,双方对风险分担比例各执一词。计价规范引用版本不一致,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与现场施工要求存在偏差,结算审核时对综合单价组成产生争议。合同条款未界定清楚工程界面划分,机电专业与土建、装饰等交叉施工时,工程量重复计算或漏项问题频发。合同专用条款与通用条款存在矛盾,争议解决条款约定不明确,导致结算纠纷久拖不决。部分合同对工程验收标准表述模糊,竣工后对系统性能指标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合同未明确约定结算资料的报送时限和审核流程,导致结算周期被人为延长。
1.2 变更与延期影响
机电安装工程受设计变更与工期延误的影响很明显,设计图纸深度不足导致施工阶段频繁调整管线走向或设备参数,变更指令未及时形成书面签证,结算时缺乏有效依据 [2]。业主方需求变更未履行正式审批程序,施工单位按口头指示施工后,争议阶段无法确认变更责任的归属。机电系统调试周期受其他专业进度制约,延期损失的责任划分缺乏合同依据。政策性调整导致材料供应延迟或施工标准变更,合同未约定此类不可控因素的处理方式,结算阶段对费用补偿的计算标准难以统一。施工过程中临时增加的检测项目或验收要求,未在合同中明确计价方式,结算审核时对新增费用的合理性存在争议,工期延误引发的人工、机械闲置费用索赔,因合同未约定计算标准而难以达成一致。重大设计变更导致已完工程拆改,合同未明确约定拆改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条件,交叉作业面移交不及时造成的二次进场费用,在结算阶段经常成为争议焦点,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工期顺延,合同未详细约定费用补偿机制。
2 争议快速处理步骤
2.1 争议识别与分析
机电安装工程结算争议的识别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技术审查体系,争议分析团队应包含注册造价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及工程法律顾问,审查范围覆盖合同技术规范、深化设计图纸、变更指令文件等核心资料 [3]。审查过程需严格对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的技术条款,重点核查机电系统管线综合排布图与竣工图的吻合度,技术争议的认定需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等强制性标准对管道支吊架抗震节点施工质量进行合规性验证。电气系统调试记录必须核查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测试报告等专项检测文件,给排水系统需复核管道压力试验记录与卫生器具流量测试数据,工程量计算争议需运用 BIM 模型 LOD400 精度标准进行三维碰撞检测复核。材料设备品牌争议应核查技术规格书中规定的性能参数允许偏差范围,智能化系统集成争议需验证各子系统接口协议的兼容性测试记录,工期延误分析需审查机电专项进度计划,校核变配电设备进场验收日期。材料价差调整需执行机电安装工程材料价格指数调整公式,争议问题的分类建档需建立结构化数据库,按专业维度建立独立编码体系,技术档案应包含设计变更通知单、隐蔽工程验收影像资料等完整证据链,技术争议解决方案须形成由各方技术负责人签署的书面确认文件。
2.2 快速响应与处理策略
机电安装结算争议的高效处置须构建分级响应机制,其中技术类争议应即刻启动专家咨询程序,委托具备机电安装专项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认证,商务类争议则需援引建设工程造价纠纷调解规范,组织多轮结构化商务谈判。实施过程中须采用”争议事项清单”管控模式,逐项界定处理时限、责任主体及解决方案框架。针对合同条款解释分歧,当严格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条款释义规则进行裁量。其中,涉及设计变更引发的争议,应重点核验变更审批流程的时效性与合规闭环,材料价差争议需适配属地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动态调价文件执行,工期延误责任判定则须融合关键路径进度计划、监理日志及不可抗力证明等证据链进行归因分析。对于重大复杂争议,可提请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启动专业鉴定程序。全流程处置须形成完备的书面追溯体系,涵盖技术认定书、谈判纪要、往来函件等过程文件,最终将处理成果及时固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补充协议或结算确认书,实现争议处置的闭环管理。
3 结论
本研究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机电安装结算争议的核心问题,剖析了合同条款模糊性与变更延期影响两大关键症结。创新构建包含争议识别分析、快速响应策略的完整处理流程体系,其突出价值在于整合专业技术团队资源、实施结构化分析方法与分级处理机制,所形成的争议处理框架既精准对接工程实践痛点又严格遵循行业规范要求,为机电安装结算争议提供了兼具操作性与规范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后续研究将深化数字化技术在争议预防与处理中的创新应用,引领工程结算管理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蒋贺建 . 电力工程 EPC 总承包结算方式及争议点的规避策略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23):94-96.
[2] 舒昌信 , 邱伟 . 论造价管理咨询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重要性——以某PPP 项目竣工结算争议处置为例 [J]. 建设监理 ,2024,(08):50-53.
[3] 王新 . 在建设项目中推行过程结算的可行性研究——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J]. 工程造价管理 ,2024,35(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