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文化在CBE 交互模式游戏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宋昕洋 王紫晴 许雪洁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0
引言
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一重要政策的引领下,爱国主义教育被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红色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临沂地区的红色教育却面临着严峻挑战,“三低”困境尤为突出。参与度低至 38% ,反映出红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未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理解度低至 52%,表明教育内容和方式在传递红色精神内核上存在欠缺,难以让学生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转化度低至 49% ,则意味着学生在红色教育中所获取的知识和情感体验,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行动和价值观的塑造 。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突破红色教育的发展瓶颈,本研究创新性地将 CBE 模型与 Unity3D 技术相融合。CBE 模型强调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契合红色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价值认同的目标;Unity3D 技术则具备强大的交互性和场景构建能力,能够为红色教育打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两者的融合,旨在开发出具有沂蒙特色的交互式学习系统,为红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CBE 交互模式调查设计与实施
三维度调查框架
构建" 输入- 过程- 输出" 评估模型(见图1),涵盖知识储备、行为表现、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形成闭环反馈机制。

图示说明:包含认知层(知识输入)、行为层(实践输出)、情感层(价值认同)的螺旋上升结构,各层通过游戏化任务实现能力转化
混合研究方式
1. 量化分析:以Likert 五级量表设计问卷,涉及红色知识掌握、游戏体验等多维度问题,面向众多参与者发放。Cronbach’s α 系数达0.87,数据可靠。经统计分析,从宏观呈现参与者学习表现与反馈,发现普遍规律。
2. 质性研究:对 8 名相关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围绕核心问题,给予表达自由。通过转录分析,提取3 个核心主题,挖掘专业见解,从微观补充细节,为优化教育提建议。
3. 技术验证:利用 Pupil Labs 眼动仪采集参与者学习时的注意力数据,精准记录注视点等指标,分析注意力情况。直观反映游戏设计效果,从认知科学角度评估教育功能,验证CBE 交互模式作用。
调查结果与模式验证
(一)认知能力提升路径
教学干预效果对比(0-16周)

(图表2 学生红色文化认知发展曲线)
折线图说明:横轴为教学周期(0-16 周),纵轴为知识测试得分(0-100)。实验组从 41.2 分(基线)升至 79.5 分,对照组仅从 43.1 分增至 56.8 分。数据分析显示:- AR 场景学习使历史事件记忆准确率提升 62% ;- 游戏化任务驱动下,83% 学生能自主梳理" 军民同心- 战略转移- 胜利曙光" 的叙事逻辑。
(二)情感认同机制
通过眼动实验发现(见图1):在" 红嫂乳汁救伤员" 场景中,实验组注视时长(M=3.2s)显著高于对照组(M=1.5s),角色扮演任务使价值观认同得分(M=4.1)超过传统教学(M=2.9)
基于调查数据生成模型关键创新点包括:
1. 动态难度调节算法该算法借助眼动仪实时采集学习者的眼动速度数据,以此精准评估其当前的认知负荷与学习状态。当眼动速度较快,表明学习者能够轻松理解内容时,系统自动提升叙事的复杂度,引入更多线索与情节,推动学习向更高层次发展;若眼动速度较慢,则降低难度,简化内容。这一创新不仅契合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还能显著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在适宜的挑战中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知识。
2. 区块链成就体系: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与可溯源特性,将学习者在游戏中的各类学习行为,如完成任务、答题、参与互动等,转化为对应的数字勋章。这些勋章记录着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成果,且能在公开透明的区块链网络中被查询验证。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可视化的学习激励,增强其学习动力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者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促进红色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3. 跨平台数据中台:搭建起家庭端(移动端)与校园端(PC 端)之间的数据桥梁,实现了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无缝流转与共享。学习者无论是在家中利用移动设备碎片化学习,还是在校园通过 PC 端进行系统学习,其学习数据,如学习进度、测试成绩、互动记录等,都能实时同步至数据中台。这打破了学习场景的限制,使教育者能够全面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家校共育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红色教育在不同场景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结论
本研究经实证明确,CBE 交互模式有效推动了红色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的跨越。这不仅革新了青少年参与红色教育的方式,也显著提升了教育效果。
展望未来,研究将聚焦于 AI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优化,精准匹配不同受众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全球化文化传播路径,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促进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临沂大学《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编号:SKHX2022024)的项目成果;本文系临沂大学《基于 WebGIS 技术的危险废物地质处置信息系统及电子签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HX240348)的项目支持成果;
指导教师:1. 郑燕,临沂大学博士副教授;2. 赵飞龙,临沂大学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