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下家校社育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陈传飞
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
1.“首课思政负责制”介绍
“首课思政负责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重要举措。详细而论,其主要指教师在每堂课程的起始阶段,利用约 5~10 分钟的时间挖掘并融入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统一。“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在课程起始融入思政元素,让教育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促使教师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便于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教师可通过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等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水平,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
2. 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下家校社育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2.1 明确家校社育人活动的目标
教师首先要确定通过家校社育人活动,在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方面期望达成目标。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将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促进家长对英语课程思政的了解与支持、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等作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让教育教学有序且高效的开展。
2.2 优化活动内容
在家校社育人活动中,教师可对家庭活动和学校活动以及社会活动进行针对性优化,确保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家庭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英文的爱国主题纪录片或者电影,然后让学生和家长用英语交流观后感,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实践中,教师可让学生和家长在家庭中一起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英文名:Amazing China)的英文版本,然后让学生和家长进行广泛交流,提高家庭活动的育人教育。教师也可通过引领学生家长开展家庭英语角,每周设定一个思政相关话题,如“我心中的英雄”或者“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体现”等,让孩子充分锻炼英语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学校活动中,教师可在英语课堂结合当天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如引领学生学习介绍国家单元时,引领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讲述祖国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锻炼学生英语能力。教师一个通过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短剧表演活动等,让主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让学生用英语演绎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确保学生获得充分的锻炼。社会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与社会社区进行合作,有针对性开展英语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教社区里的老人利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交流,并传播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确保教学成效。教师应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等,并用英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2]。
2.3 正确实施教学
“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背景下,教师为确保教学成效,可利用线上平台,如应用性比较强的家长微信群和学校官方网站,发布活动通知,分享学习资源。在线下组织实际活动,如学校的讲座和社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确保家校社育人活动开展质量。另外,学校教师也可通过建立与家长和社会机构的定期沟通机制,利用机制,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以及社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及意见,有针对性调整活动方案。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利用评价体系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用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思政素养的发展。同时,收集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意见,对活动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设计,确保活动实施效果。
结语
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下家校社育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中,教师可通过明确家校社育人活动目标、优化活动内容、政策实施教学,充分发挥“首课思政负责制”的作用。通过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帮助学生进行高效英语学习,提升思政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琼. 初中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2024,(25):69-71.
[2] 崔婷婷 , 程树伟 .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探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4,(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