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
吴长勇 郜江晶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1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价值
1.1 高效恢复管道功能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破裂、渗漏、腐蚀等问题,影响其正常排水和供水功能。采用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能够在不大面积开挖路面的情况下,快速修复受损管道。通过将特制的内衬材料准确安装到管道内部,可有效填补裂缝、增强管道的密封性,使管道迅速恢复良好的排水和供水能力,大大减少了因管道问题导致的停水、污水外溢等情况,保障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
1.2 显著降低施工成本
传统的给排水管道修复方法往往需要大规模开挖路面,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对周边环境和交通造成严重影响。而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避免了大面积的土方开挖,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和机械设备使用量。同时,由于施工周期大幅缩短,降低了施工期间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此外,该技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因施工造成的道路损坏、绿化破坏等后续修复费用,综合来看,能够显著降低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修复的总体成本。
1.3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中进行给排水管道修复工程时,传统开挖施工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噪音和废弃物,对周边的空气质量、声环境和环境卫生造成严重破坏。而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通过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在管道内部进行修复操作,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噪音极小,基本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而且,由于不需要大量的土方开挖和运输,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符合现代城市绿色发展的理念。
1.4 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所使用的内衬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压性。当这些内衬材料安装到管道内部后,能够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护层,有效抵御管道内部流体的冲刷、腐蚀以及外部土壤和地下水的侵蚀。相比于传统修复方法,这种防护层能够大大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管道的更换频率,为市政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和更新成本。
2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管道检测与评估
在应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之前,精准的管道检测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为了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利用先进的管道检测设备,例如 CCTV 管道内窥检测系统,对管道内部的状况进行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检查。通过这种高精度的检测手段,可以清晰地查看管道是否存在破裂、变形、腐蚀等潜在问题,并精确确定这些损坏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此外,还需要结合地质勘查资料,综合分析管道周围的土壤条件、地下水位以及其他相关环境因素,全面评估管道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只有在准确掌握管道当前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能为后续的修复方案制定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确保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2 修复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是确保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管道的材质、输送介质的性质、损坏程度以及实际使用环境等多种条件,精心挑选与之相匹配的修复材料。常见的修复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性,特别适用于对管道强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而树脂基复合材料则因其良好的柔韧性和粘结性,能够紧密贴合管道内壁,有效修复管道的裂缝和孔洞。在选择材料时,还需特别注意材料的环保性能和使用寿命,确保修复后的管道不仅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还能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3 施工工艺控制
施工工艺的严格控制是确保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质量的核心环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每一个步骤。首先,在管道预处理阶段,要对管道内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精细的打磨,去除污垢、铁锈等所有杂质,确保修复材料能够与管道内壁实现良好的粘结。接下来,进行内衬材料的安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如翻转法、拉入法等,确保内衬材料能够准确无误地铺设在管道内部。在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内衬材料的张力和温度,防止出现褶皱、空鼓等质量问题。此外,还需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从而最终实现高质量的修复效果。
2.4 质量检测与验收
在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工程竣工后,全面的质量检测与验收环节显得尤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合格与否。需运用多种检测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测试、密封性检测、外观检查等,对修复后的管道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把关。其中,压力测试旨在检验管道的承压性能,确保其在正常运行压力下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泄漏现象的发生;密封性检测则着重于评估管道的密封效果,有效预防地下水的渗透及管道内介质的外泄。外观检查则关注内衬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及完整性,确保无破损等不良现象。只有当所有检测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时,方可视为合格,从而确保修复后的管道能够安全、稳定地投入使用。
2.5 后期维护与管理
在完成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工作后,应高度重视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管道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修复后的管道开展巡查和检测工作,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潜在问题。根据管道使用状况及环境条件,科学制定维护计划,涵盖管道清洗、内衬材料状况检查等关键环节。同时,加强管道周边环境监测力度,预防外部因素对管道造成的损害。此外,建立完善的管道维护档案体系,详细记录管道修复情况、维护历史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延长修复后管道的使用寿命,确保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凭借其在高效恢复管道功能、降低施工成本、减少环境影响以及提高管道使用寿命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已成为城市管道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严格把控管道检测与评估、修复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与验收以及后期维护与管理等各个要点,是确保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高质量管道修复的关键所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邹福海 .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与更换中的应用研究 [J]. 科学技术创新,2025,(11):98-101.
[2] 曹仁杰,毕思田 .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08):103-105.
[3] 许世明. 论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实践[J]. 居业,2023,(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