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域下“葵园”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王芳
重庆市长寿区晶山小学校 重庆市长寿区 401220
一、“葵园”劳动课程的诞生背景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小学阶段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行为、劳动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可见,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意义重大。
我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不仅重点打 劳动公园作为学校的第 二课堂,还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鼓励全校教师参与 向日葵种植”为主题,课程设置贴近生活,给学生提供走出 课程让学生经历向日葵的播种、施肥、成熟、收割及加工制作全过 ,探寻乐观生活的意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劳动产 在劳动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劳动中体验 幸福生活的能力
二、“葵园”劳动课程的设计建构
(一)课程理念
每一粒种子都会长出惊喜,而每一个孩子就一粒种子。在劳动教育课程的润泽下,这粒种子定会发芽 、生长、开花、结果。笔者认为:
学生们在真实的劳动中,发现植物——向日葵的生长规律及特点,遇到一个个问题去探索、去解决,这些都让学生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一次次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从播种、开花到收获,学生们都精心呵护着,他们不断丰富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着生命的成长、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开展,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向日葵生长的特点、认识到向日葵的习性等,同时还能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和技能。学生和向日葵共成长,通过记录向日葵的生长变化和自我感悟,感受劳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
通过角色体验,感受农民、厨师工作的不易,学会感恩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各种设计制作葵花扇、书签、杯垫等,感受劳动成果的多样性,体会劳动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审美水平。
(三)课程内容
“葵园”课程意在突出对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以及乐观向上心态的培养,课程根据向日葵的生长周期和自然规律,可以划分为“播种萌芽”“茁壮成长”“成熟丰收”及“休整准备”四个阶段。这些阶段以劳动教育为纽带,串联起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涵盖了一系列连贯且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表1“葵园”主题劳动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学校精心挑选向日葵生长的关键节点,安排五年级学生体验应季的劳动活动,每次体验时长不少于一个小时。开展课程中,除了传统的农业劳动,还结合向日葵栽培管理的实际需求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融入了多种观察探究、创意设计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葵园”劳动课程的实施探索
(一)第一阶段:从招募到初探
开展种植活动,对于缺乏经验的笔者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所以笔者特向班级招募有种植经验和时间的家长参与其中,制定并发布了种植园招募令,准备组建 支多元化的种植团队。招募令一经发布,许多家长主动报名。笔者根据家长报名情况精心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 名种植管理老师以及两名种植顾问老师。随后,他们根据种植需要准备了肥料、农具、竹条、薄膜等。这些都为班级后续的向日葵种植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家长团队的协助下,班级迅速筹备了种植所需的各项物资,包括肥料、农具、竹条和薄膜等,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启动了向日葵种植知识的初探活动。通过搜集资料和集体学习,学生们逐渐了解了向日葵的生长习性、种植方法以及养护技巧。在此基础上,笔者确定了四种最适宜的种植方法,包括水培、球培、杯培和直种。学生们对向日葵种植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积极组建小组,讨论分工,准备投入到种植实践中去。整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劳动的兴趣和热情,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合作和分享,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二)第二阶段:从培育到移栽
年级的向日葵种植项目正如火如 再到移栽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生们对向日葵的热 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将学生分 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劳作中。他们一丝不苟 ,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种植地的 心翼翼地捧着这些宝贵的种子,如获至 放置在教室储物柜上,利用课余时间进 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入泥球之中,仿佛在 自己的种植任务。每组都充满了对向日葵的 发芽时间和下次的养护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日葵终于长出了嫩芽,迎来了移栽的时刻。学生们来到劳动基地,当大家掀开保护膜时,一片嫩绿映入眼帘,大家惊喜不已。在强调注意事项后,学生们纷纷忙碌起来,移苗、运苗、放苗、盖土、浇水,忙得不亦乐乎。随着向日葵一天天长大,学生们多次利用劳动课去观察、浇水、施肥等,还安排了种植管理老师在周末带领小组同学去养护。每一次的养护都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向日葵的生长习性,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整个向日葵种植项目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种植技能和劳动知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看着向日葵从一颗颗种子到茁壮成长的过程,学生们也仿佛在与它们一同成长,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三)第三阶段:从观赏到记录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金黄色的向日葵花海上,微风轻拂,这片花海就像是大自然最炫目的舞台。学生们不仅作为观众欣赏这份美景,更作为记录者和体验者, 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和记录向日葵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学生们动手制作了一系列绘本。 些关键时刻,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把这些画面定格在纸上。这些绘本不仅展示了向日葵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他们个人的情感和体验,成为了一段宝贵的集体记忆。同时,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分享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我们的快乐感受,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互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他们还对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刻起 他们就密切关注着它们的发芽情况、生长速度和开花时间。 这份 ,以及自然界的奥秘,还让他们体验到了生命教育的真谛 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家长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这不仅体现了 献的精神。最后,学生们还把向日葵的元素融入到了书签和装饰品的 人的审美和创造力,还成为了他们与向日葵共同成长的见证。它们承载着学生 来的期待, 也加深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
总的来说,通过观察和记录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学生们不仅捕捉到了这份自然美景,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和情感深化。
(四)第四阶段:从丰收到奉献
在夏日的阳光下,向日葵正沐浴着温暖,向日葵成熟之时,学生们亲手制作一系列向日葵美食,和身边的人同分享、共品味,让这些美食成为他们美味的回忆,也让他们记住这就是劳动的滋味和意义。 此外,他们还要发挥巧手妙思,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如瓜子粘贴画、瓜子手串等,让每一颗瓜子都绽放出无限可能。这些作品将蕴含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追求,愿每一个接触到这些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学生们内心的喜悦与创意。
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将收获的果实进行售卖,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捐给山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这样更能体现学生们的劳动价值所在。
葵园花海,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心底,笔者也期待“葵园”劳动课程能成为一个实验性范本,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者们带来有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 张凤娴. 五育融合视域下“水稻一生”劳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 基础教育课程,2024.
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课题《依托校园劳动基地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