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

赵智强

洛阳龙羽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9

引言

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电力系统与整个社会发展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电力行业得以稳定运行,就务必要保障其安装施工质量,才能更好的确保电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能源高速发展。

1 电力工程安装技术概述

电力工程安装技术作为电力系统构建与运行的基础,其定义涵盖了从设备选型、基础施工到安装调试的全过程。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安装技术可分为变电站安装、配电室安装等多个类别,每类技术均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求。然而,传统的安装技术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诸多局限性,如施工周期长,常导致项目延期;劳动强度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与风险;以及安装精度与质量控制不足,影响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与电网的安全性。面对这些挑战,安装技术的优化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缓解电力企业的经济压力,还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安装质量,减少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为电网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2 电力工程安装问题

2.1 材料质量问题

施工材料作为电力工程的“基石”,其质量优劣直接关乎工程整体品质与运行安全。以某城市电网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提升老旧城区供电可靠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在电缆铺设环节,采购部门引入的某批次电缆,经抽检发现绝缘层厚度不达标,平均厚度较标准值薄 20% ,且绝缘材料存在杂质,致使绝缘性能大幅下降。投入使用后,在一次正常负荷运行期间,因绝缘层无法承受电压,多处发生击穿现象,引发区域性停电事故,影响居民生活与商业活动正常开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深入溯源,问题根源在于采购环节把关不严,仅注重价格优势,忽视供应商资质审核,引入信誉欠佳厂商产品;检验流程形同虚设,抽检样本数量不足、检测手段单一,未能精准识别材料缺陷,使问题电缆流入施工现场,为电力工程埋下“定时炸弹”,凸显材料质量管控在电力安装中的关键地位。例如,电线电缆的规格与设计的载流量不匹配,或者变压器的容量与实际负荷需求不符。这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导致电力工程在运行后出现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

2.2 安装不规范

在电力工程安装实践中,设备安装不规范的问题屡见不鲜,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埋下诸多隐患。以某大型电厂的汽轮机安装项目为例,该汽轮机作为电厂核心发电设备,其安装精度与质量对整个电厂的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安装前期,基础施工环节出现了严重失误。施工人员在进行汽轮机基础浇筑时,未严格按照设计标高与平整度要求操作,导致基础表面平整度偏差达到±5mm ,远超允许的 ±2mm 误差范围。这一偏差直接致使汽轮机就位后,机身出现倾斜,不仅影响设备整体稳定性,还使得内部转子与静子部件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在机组运行时,极易引发转子振动加剧,严重威胁机组安全。在部件安装顺序上,施工人员因未深入熟悉安装图纸与工艺流程,出现严重错误。本应先安装的汽轮机内缸,却在安装外缸之后才进行组装,这一颠倒操作使得内缸安装空间受限,安装人员不得不强行调整内缸位置,导致内缸密封面受损,密封性能大打折扣。机组投运后,高压蒸汽大量泄漏,一方面降低了发电效率,造成能源浪费;另一方面,泄漏的高温高压蒸汽对周边设备及管道产生冲刷腐蚀,长期积累可能引发管道破裂、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危及整个电厂运行安全。

3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材料质量的规范管理

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还需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并落实好施工材料质量的规范管理工作。首先,在购买施工材料时,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与合同内容的要求,并结合工程自身用途与特点等进行筛选,确保所选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其次,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因车辆颠簸等对材料造成损伤;最后,在施工现场,要对材料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大型机械或人为因素等对其造成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包括焊接、安装、调试等关键工序,应用现代化的检测和测量工具,确保施工质量和工艺符合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应加强对隐蔽工程的验收,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并且任何设计的变更都应该经过严格的评审和批准流程,避免未经控制的变更影响工程质量。

3.2 加快信息化建设, 推动智慧质量管理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方的协同管理平台,实现质量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平台应具备施工现场视频监控、远程异地巡查、质量问题在线报告等功能,为质量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具体而言,建设方要统筹规划平台架构,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制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技术标准,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同时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图纸、技术方案等进行详细审查,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建立并执行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所有工作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方面。(2)积极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在工程材料、设备、构件中植入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质量状态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例如,在电力工程中,可在关键部位设置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测应力、位移等指标,及时发现结构损伤或劣化情况。

3.3 推动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工程项目团队应建立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这一平台能够精准反映项目各阶段的状态,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便于快速决策与调整。引入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提升设计的精确性与施工效率。BIM 技术可通过三维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与变更,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电力工程项目团队应构建完善的质量追溯系统,对工程项目中的材料、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系统能够确保每一步都能追溯到源头,增强质量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为项目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此外,电力工程项目团队还应加强项目团队的数字化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数字化管理工具与系统,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团队协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能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确保电力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及行业标准。在未来的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应继续创新和实践更加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为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徐金星 , 马云超 . 浅谈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J]. 电脑爱好者 ( 校园版 ),2023(4):239-241.

[2] 顾红明 . 电力工程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施工技术探讨 [J]. 数字化用户 ,2023,29(14):103-105.

[3] 林小琳 . 建筑电气中高低压配电柜安装施工以及质量控制策略 [J]. 房地产导刊 ,2022(24):162-164.

[4] 韦 佳 伟 . 电 力 工 程 施 工 中 的 质 量 控 制 策 略 分 析 [J]. 电 子 技术 ,2023,52(04):192-193.

[5] 孙新民 . 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分析 [J]. 全面腐蚀控制 ,2021,35(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