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与应用

作者

赵丽鹏

斯特龙城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 050000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始终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复杂性的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人工检查、手工记录和传统的管理流程,这种管理方式信息传递缓慢、反应迟缓,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遗漏或滞后处理,甚至有可能因此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旨在研究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探讨其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在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现场安全员和管理人员的日常巡查,通过人工记录、安全检查表等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控。然而,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并且随着施工进程的推进,新的安全隐患不断产生,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施工安全管理需求。首先,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多且隐蔽,传统的安全检查往往存在遗漏,检查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其次,施工安全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信息滞后导致管理决策不及时,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第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安全培训和安全宣传的效果有限,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最后,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大量的施工设备、材料以及人员流动,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并确保其安全,是建筑施工管理中一大难题。基于这些问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建筑施工的需求,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框架与技术特点

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应当具备全面的安全监控与管理功能,其构建目标是实现对施工现场各类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控、实时预警、数据存储与分析,并根据安全数据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框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首先是数据采集与监控模块,利用传感器、监控设备等硬件设施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安全数据,如设备运行状态、人员位置、环境条件等。其次是数据传输与存储模块,利用无线网络、云计算技术将现场采集的安全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并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实时性。然后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给出处理建议或预警信息。最后是用户交互与管理模块,通过智能终端、计算机终端等设备,将分析结果实时传递给安全管理人员,便于其进行决策与处理。信息化平台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实时性、智能化、可视化和数据集成化上。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反应速度。

三、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功能与应用效果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安全监控、隐患排查、数据分析、预警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安全监控功能是平台的基础,通过安装视频监控、传感器、位置追踪设备等设施,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包括人员的作业行为、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的安全指标等。隐患排查功能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常规安全检查进行数字化管理,记录并反馈检查结果,确保施工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大量施工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形成可视化的安全数据报表,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预警管理功能能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控数据,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前发出预警信息,提示管理人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决策支持功能根据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多种安全管理方案,帮助施工单位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决策,优化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平台的应用效果显著。首先,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人为疏漏和安全隐患;其次,能够提高安全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最后,平台的应用能够促进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安全水平。

四、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和减少安全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首先,平台的技术实施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初期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能成为推广应用的障碍;其次,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信息采集和监控设备的部署和维护存在一定难度,如何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是平台应用中的一大挑战;再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培训和提升施工人员对信息化平台的使用能力,是平台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最后,数据安全问题也是平台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如何保障施工现场数据的隐私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和非法篡改,成为平台推广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信息化平台能够顺利应用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结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平台能够及时识别安全隐患,提供决策支持,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尽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成本和人员等多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随着 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实现更加精准和全面的安全管理。为了推动信息化平台的广泛应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推动平台的标准化和普及化,从而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更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张淑琴 . 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策略 [J]. 城市建筑空间 ,2024,31(S2):357-358.

[2] 严浩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实践路径与未来演进 [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4,(22):69-73.

[3] 潘游川 . 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研究 [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工程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下). 万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4:343-345.DOI:10.26914/c.cnkihy.2024.058788.

[4] 何涛 , 何鹏 , 李昭 . 水利工程 EPC 总承包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C]// 中国水利学会 , 西安理工大学 .2024 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二分册). 京水江河 ( 北京 )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中恒寰宇咨询有限公司 ;,2024:203-210.DOI:10.26914/c.cnkihy.2024.0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