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注重声部训练,培养合奏意识

作者

周珊 凡红忠

4300002.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430000

指挥的能力体现在对声音的认知和敏感程度,他的职责就是要引导乐团如何发出美妙声音,我们常说只有和谐才能产生美,如何做到和谐呢?我个人认为只有统一才会和谐,统一的程度越深就越和谐,声音就越美。那么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为统一而服务,具体我是这样来做的:首先要找准合奏训练的基本切入点,把握合奏训练的关键:那就是“注重声部训练,培养合奏意识”。只有每个声部达到了作品的要求,那么合奏起来就很清晰了,才能达到作品的基本要求,要想把握住合奏训练的关键,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声部(同种乐器)的长音与音阶练习

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和勤奋程度不同,那么学生的基本功程度肯定不相一致的,加上队员体质上的差 异,这就会造成乐队的音准、音色、音量的不一,直接地影响着 合奏的效果。所以指挥在乐队进入合奏排练之前,首先要解决的 是乐队成员的合奏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提高。

通过集体的练习,解决更深层面的问题:

音准的一致性、音色的融合性、音量的平衡性。这三个问题最直 接地影响着合奏的效果,阻碍着乐队水平的提升。

(一)、音准的一致性:

气息(气压)控制着音准,我们谁都清楚,同一个音符用不同的气压吹奏,它的音高要相差 50—80个音分左右,有的几乎相差小二度。队员们自己单个的吹奏音阶,音准是没问题的,当几个人一起吹奏时,谁都没有想到由于个体在最初的练习中所形成的气息习惯和乐器的自身因素,同样也可以造成音准的不一。我们只有集体通过不同音区的长音练习,让每个人的气压达到一致,音准也就一致了。

(二)、音色的融合性:

气息(气压)不但控制着音准,而且影响着音色,特别是硬音色乐器,个性较为突出,融合性相对软音色乐器要差一些,它的音区之间的音色变化明显,高音区的音色相对尖锐紧张,如果气压达不到要求,出来的高音绝对疲软,如果气息不一致,几个人的音色出来就会完全不统一。

如:单簧管乐器,在管乐团中可算得上是主奏乐器了,高音区承担了繁重的旋律部分,在乐队中的数量也较多,地位也就不用说了,但是它属于硬音色乐器,高音区音色非常突出,如果气息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光音准毫无保证,声音也非常尖锐刺耳。它不仅是音准很难控制,音色也同样不好控制,而且气息控制不好高音也受到极大地影响,必须要坚持进行声部的长音或音阶练习,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音量的平衡性:

乐器的音量是由气流控制的,在乐队合奏中声部与声部、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音量控制与音量平衡效果最直白地反应了合奏的音响效果。每个队员在前几个阶段的基本功练习中所形成的用气习惯,加上前面提到过的队员体质情况,是造成音量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声部长音或音阶练习的过程中,声部老师或指挥要给队员传递一个观念:“不是吹合奏,而是听合奏;不是吹长音,而是听长音”,只有在声部长音或音阶练习中不断地这样要求学生,才能达到我们要的“不是唯我的鸣响,而是集体的共鸣”。

(四)、注意事项:

当我们明白了通过长音练习解决“音准的一致性、音色的融合性、音量的平衡性”这三个重要性的道理后,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环节:

A、开训前校对音准:

每次在开始训练之前,指导老师和声部首席或指挥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校对音准,用校音器以小字一组的a1 为标准音进行校队。

B、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前面已经提到了“听合奏”,那么学生到底需要听那些东西呢?它包括了听自己的声音是否稳定、音准音量是否跟别人一致、和声中音的位置是否正确,音头是否一起进入音尾是否一起收等等……

二、重视声部(同种乐器)的吐奏练习

吐奏,是管乐器最常用的技巧。有了前面的集体长音练习,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吐奏不仅要有良好的气息运用习惯,还在于舌尖的运动,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音符的时值控制也会不尽相一,参差不齐。这个技巧尽管队员在前期基训中得到了锻炼,当要合奏某一段旋律时,如果每人的舌尖运动的感觉不一致,就会出现很乱的感觉,就偏离的我们统一的原则,所以集体吐奏练习也是合奏训练前不可忽略的过程。老师还可以队员情况、排练曲目去选择一些或自编一些练习曲,每条练习都可以向“高低音区”两头继续扩充,一直到吹不出音为止。通过这个阶段的练习,将几个人的时间反应、舌尖动作、集体共鸣等尽可能地调整到整齐划一,才能保证音符时值的整齐度和音色的一致性。

三、重视声部(同种乐器)的力度练习

在合奏过程中,每个人对力度的感觉与反应也是不一致的,不管队员的基本功如何,声部力度训练也是不必可少的,因为音乐的表现力就来自于力度的对比,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或指挥要引导队员学会倾听集体的声音,贴着集体的音量放大或缩小,随时调整个别队员的声音,做到整个声部的音量平行推进。

四、重视声部(同种乐器)的和弦练习

声部的和弦练习对队员合奏水平能力的提高与培养非常重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提高抗干挠能力的培养和独立演奏声部的能力。

(二)、解决队员合奏意识的形成与立体思维能力提高。

(三)、培养队员的默契感。

(四)、提升音色的融合性与音准的质量

具体的做法:

我们可以采取先单后叠、先长后短、先稳后变纵向推进地练习,达到丰满融合、一致平衡的效果。1、先单后叠 2、先长后短3、先稳后变

⑴每个队员可交换声部练习,⑵还可以用音阶上下行练习,

⑶有条件可以用钢琴辅助,先在钢琴上演奏,另外节奏上也可以再丰富一些。

作为业余管乐团指挥,不能过高地估计队员的能力,情感不能过分地投入,一旦过分地投入,很可能失去理智或出现偏执,合奏排练中会耗时费力,达不到预期的排练效果,我们应该把合奏中出现的问题在合排之前解决。

怎样在合排之前去解决?答案是:强化声部训练,熟练分谱。指挥按照做好的案头工作,把乐曲中的速度与力度变化等要求在声部练习中交待清楚,最难的地方不断地要求队员反复练习,使队员能迅速地领会指挥的要求与意图,能够按指挥的要求来熟练地演奏分谱时再进行合排,肯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作品的选择

当声部集中练习达到老师或指挥认定的目标后,便可选择作品进行排练了,在作品选择上我们要保持理智冷静,不能一味根据个人情感喜好来选,要考虑学生的程度,是否能驾驭该作品,包括基本功是否达到乐曲需要的音高、乐曲需要的技巧学生是否掌握,是否能把握作品的调性。在程度适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对比选择。目前的交响管乐的教程与乐谱程度分为 1---5 级,在这里我给大家也介绍一些教程和乐谱……

一支训练有素的管乐团,不仅仅是看规模的大小、队员的基本功、建制的构架,主要看重合奏水平,决定合奏水平的高低就看这几个主要指标:乐队的音准,声音的融合性(音色的统一性与音量的平衡性),力度与速度把握的准确性,整体的表现力等。要达到以上的标准,队员的合奏意识和合奏排练的效果最直接地影响着乐队水平的发挥。如果要有一支更高水平的管乐团,就一定要抓好合奏排练,要想达到高效率地排练,更要注重合排前期的声部训练,提高队员的合奏意识与合奏能力,声部好了,整体就好,合排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久而久之,乐队的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