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在深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邢妙华 朱亮
身份证号码:310112198604150625;身份证号码:310102198203051615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深基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水利工程等。大体积混凝土作为深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温度应力,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
传统的温控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定时测量温度,然后根据测量结果手动调节冷却水管的流量或覆盖保温材料等。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实时准确地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难以保证温控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整温控措施,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概述
1. 系统工作原理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基于热传导原理和自动化控制理论。系统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混凝土不同部位的温度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将实际温度与预设的温控标准进行对比。如果实际温度超出了允许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控制指令,调节冷却水管的流量、启动或停止加热设备、调整保温材料的覆盖程度等,以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精确控制。
系统还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能够记录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为后续的质量评估和工程验收提供依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施工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 系统组成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监控中心子系统和执行机构子系统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类型,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准确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情况,为判断混凝土的干燥程度提供依据。
数据传输子系统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具有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但布线较为复杂;无线传输则具有安装方便、灵活性高的特点,但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监控中心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监控软件等组成。监控软件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够实时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情况、各项温控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软件还具备数据处理、报警提示、远程控制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执行机构子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水管、加热设备、水泵、阀门等。这些设备根据监控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调节。例如,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增加冷却水管的流量,加快热量散发;当温度过低时,会启动加热设备进行升温。
二、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在深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深基础施工前,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装。根据深基础的尺寸、形状和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一般来说,传感器应布置在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较大的部位,如中心部位、边角部位等。要保证传感器的安装牢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损坏。
对冷却水管进行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应按照一定的间距和走向铺设在混凝土内部,确保能够有效地带走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冷却水管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一般选用钢管或塑料管。在铺设冷却水管时,要注意水管的连接牢固,防止漏水。
还需要对监控中心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制定详细的温控方案,明确温控标准和控制策略,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供指导。
2.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智能温控系统开始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当混凝土开始浇筑时,系统会记录初始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控标准进行实时对比。在水泥水化放热阶段,混凝土内部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温度上升过快或超过了允许范围,系统会自动增加冷却水管的流量,加快热量散发。
在混凝土降温阶段,系统会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冷却水管的流量或停止冷却,防止混凝土降温过快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系统还会根据环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湿度情况,自动调整保温材料的覆盖程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稳定。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监控中心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查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系统还会自动生成温度变化报表和曲线,为施工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三、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1. 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后,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和宽度明显减少,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为施工人员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硬化,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
传统的温控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温度测量和温控调节,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力成本。
由于智能温控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混凝土温度,缩短了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降低了后期维修和加固的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工程成本。
结论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在深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系统通过实时、准确地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并自动调节温控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难题,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将不断完善和升级。未来,系统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为大型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温控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不仅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将在水利、交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道想 , 安瑞楠 , 林鹏 , 等 .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 桥梁建设 ,2024,54(04):77-85.
[2] 王新刚 , 杨润来 , 陈智军 .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J].水运工程 ,2020,(01):118-121+143.
[3] 杨修 . 大体积混凝土在大坝施工中的温控与防裂技术研究 [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5,(02):1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