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基础防除技术的成本与效果分析
李卫平
新宁县马头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新宁 422700
农田杂草会和农作物抢夺水分养分光照还有生长空间,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降低,因此有效防除杂草属于农业生产里的关键环节。目前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也就是低毒除草剂的应用,是最为基础且广泛被使用的两种除草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在成本投入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方面,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深入探究它们的特点,能够帮助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挑选更适宜的除草策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1 人工除草的成本与效果分析
1.1 人工除草的成本构成
第一,人力成本方面。人工除草得投入大量劳动力按每人每天工作8 小时算。在劳动力成本较高地区。一个熟练工人日薪可能达
元,要是除草工作比较复杂,如一些杂草丛生地形崎岖等情况所需人工数量会更多。例如,在一块10 亩农田里,若杂草生长茂密可能需 5~8 人,花费 3~5 天才能完成除草工作,在人力成本上相对较高。第二,工具成本方面。人工除草常用工具如锄头镰刀等,虽单个工具价格相对较低,但长期使用存在损耗锄头价格大概在
元,使用寿命为 1~2 年,若频繁使用可能更短,镰刀价格 10~30 元也需定期更换刀片,大规模人工除草作业工具购置和更换成本也不可忽视[1]。
1.2 人工除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在积极影响方面,人工除草时,除草人员能够精准识别杂草,从而避免对作物造成不必要的误伤,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幼小且脆弱的作物处于幼苗期时,能最大程度减少对作物根系和茎叶造成的损害,以此保障作物实现正常生长。人工除草不会引入各类化学物质,不会让土壤和作物产生化学残留,有助于生产出绿色且有机的农产品。在消极影响方面,人工除草的效率相对比较低,在杂草生长十分迅速的季节,可能没办法及时完成除草相关工作,使得杂草与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的时间延长,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进程,并且人工除草劳动强度相当大,可能会由于操作人员出现疲劳等方面的因素,造成除草工作做得不彻底,残留的杂草依旧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2 低毒除草剂的成本与效果
2.1 低毒除草剂的成本构成
药剂成本方面,低毒除草剂种类多价格差异大,如常见的低毒除草剂草铵膦价格每升 30 - 80 元不等,其会根据不同剂型和有效成分含量波动,而乙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相对价格低每升可能在 10 - 30 元,使用剂量通常依据农田杂草种类密度及作物种类生长阶段而定,一般每亩地用药成本大概在 10 - 50元左右。施药设备及人工成本方面,施药设备背负式喷雾器价格在 100-500 元使用寿命 3 - 5 年,大型机动喷雾器价格可能达数千元,此外施药过程若雇佣人工操作每人,每天费用和普通农活人工成本相当大概 150 - 200 元,但相比人工除草使用除草剂所需人工少且效率高 [2]。
2.2 低毒除草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低毒除草剂能快速且有效地杀灭杂草,可在短时间内控制杂草的生长态势,减少杂草对作物生长资源的竞争情况,进而为作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数值。一些具备选择性的低毒除草剂,能够精准地作用于相应杂草,对目标作物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能,在正确使用的状况下不会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然而若使用不当,比如用药剂量过大、施药时间不合适或者施药方法不正确,低毒除草剂可能会对作物产生药害现象,药害表现为作物叶片发黄、枯萎、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等状况,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水平。长期使用同一种低毒除草剂,可能会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问题,使得除草剂的防除效果逐渐降低,需要不断增加用药剂量或更换除草剂品种,进一步增加了使用成本。此外,部分低毒除草剂虽说毒性较低,但仍可能在土壤中残留下来,对土壤生态环境和后茬作物产生潜在不良影响。
3 成本与效果对比分析
3.1 成本对比
从直接成本方面来分析,人工除草时人力成本非常高昂,特别是在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的时候,人工费用常常占据除草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低毒除草剂的成本主要集中在药剂与施药设备上,单次除草的成本和人工除草相比相对较低。以 100 亩农田为例,人工除草要是需要 10 人工作 10 天,每人每天费用为 200 元,那么人力成本就会达到 20000 元,要是使用低毒除草剂,假设每亩用药成本是 30 元,施药设备折旧以及人工成本总共 5000 元,总费用大概为8000 元,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若考虑到低毒除草剂可能因为抗药性问题而导致成本增加,以及人工除草工具长期损耗等隐性成本,两者之间的成本差距可能会缩小 [3]。
3.2 效果对比
在除草效果方面,及时性上低毒除草剂施药几天内可迅速抑制杂草生长,大概一周左右杂草就会明显枯萎死亡,人工除草得在整个除草过程里逐步清除杂草所以效率较低。从对作物生长环境长期影响分析,人工除草对土壤生态环境友好利于维持肥力和微生物群落平衡,低毒除草剂残留可能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影响有益微生物活性和数量。在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合理使用低毒除草剂,且没产生药害时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人工除草虽不会引入化学污染,但因除草效率问题作物产量,可能低于及时用除草剂情况,但人工除草生产农产品更符合绿色有机标准在市场有更高价格优势。
4 结语:
综上,人工除草和低毒除草剂运用在成本和对作物生长影响方面各有好坏,对于小规模且追求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农田,人工除草虽成本较高但可满足高品质农产品生产需求,对于大规模种植且追求高效低成本的农田,低毒除草剂在正确使用情况下能有效控制杂草并提高产量,在实际农业生产当中建议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人工除草与低毒除草剂相结合的方式,在作物幼苗期等对除草精准度要求较高的阶段优先采用人工除草,在杂草大量滋生且作物生长较为健壮的时期合理使用低毒除草剂,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培训,提高他们正确使用低毒除草剂的技术水平,减少药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以实现农田杂草防除高效性经济性和生态性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爱红 . 阜阳市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新技术研讨 [J]. 园艺与种 苗 ,2023,43(02):98-99.
[2] 方 秋 香 . 平 罗 县 农 田 杂 草 调 查 及 防 治 措 施 [J]. 基 层 农 技 推广 ,2022,10(10):64-68.
[3] 曹申林 . 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7):111-112.
作者简介:李卫平(1980.12-),女,汉族大专,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学( 农技推广) 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