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崔耀成 轩慧勇 刘贤侠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32003
一、引言
兽医产科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动物繁殖生理、技术及疾病等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度注重知识灌输与技能机械训练,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机会,知识应用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复杂临床工作。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以问题驱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案例教学法则借助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决策。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兽医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有望突破传统教学困境,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契合现代兽医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传统兽医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采用“满堂灌”模式,先详细讲解理论知识与操作规范,再进行示范操作,学生仅模仿练习。这种缺乏互动与趣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积极性受挫,且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个性化发展与创新思维培养。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兽医产科学理论知识丰富复杂,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未能有效融合。学生学习理论时因缺乏实际案例与临床场景支撑,理解较为抽象;在实践中又难以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阻碍临床实践能力提升。
(三)临床思维培养不足
临床思维是兽医临床诊疗的核心能力,但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偏重操作技能训练,忽视临床思维培养。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从临床症状出发,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病因推断、病情分析与治疗方案制定的系统训练,致使学生面对实际病例时,难以快速准确诊断与治疗。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联合教学法以真实生动的临床案例为依托,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学生为解决问题,需主动查阅资料、分析案例、讨论交流,这一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极大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奶牛产后瘫痪案例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增强学习动力。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案例教学法引入的临床案例蕴含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场景,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则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思考并运用理论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联系。如分析母犬难产案例时,学生需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分析原因并制定助产方案,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深化。
(三)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
在联合教学过程中,学生需综合分析案例中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等信息,运用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提出诊断假设与治疗方案,并通过讨论实践不断完善。这有效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使其学会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提升综合运用知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例如,小组讨论母猪产后感染案例时,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病因、诊断与治疗,培养临床思维与综合素养。
四、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案例选择与问题设计
案例选择方面,教师需依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真实性的临床案例,涵盖教学重点难点,且具复杂性与启发性,案例来源可多样化,如临床诊疗记录、案例库及教师经验等。问题设计要围绕案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原则,设计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的问题,既涵盖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实施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案例,介绍基本信息、症状、病史及检查结果等,随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将学生分组,每组5-7人,小组成员围绕案例问题讨论,自主查阅资料探究答案,教师巡回指导但不直接给出答案。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分析过程、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汇报形式多样,其他小组可提问质疑,汇报小组解答回应。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情况总结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系统讲解理论知识与诊疗要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小组讨论参与度、课堂汇报质量、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等。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明确改进方向。
五、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联合教学法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在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中体验到学习乐趣与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调查显示,采用该教学法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从 60% 提升至 85% ,主动参与课堂与课外学习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
(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学生能将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诊疗技能显著提高。在实习实践中,学生适应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更强,能快速准确诊断治疗常见产科疾病,如处理母畜难产时,助产成功率有效提高。
(三)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联合教学法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对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多元化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问题,便于教师调整策略、改进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期末考试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平均分较之前提升约10 分。
六、结论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成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具有显著教学优势与良好应用效果。该联合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理论实践融合、培养临床思维与综合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兽医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兽医教育教学中,应进一步推广完善此教学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丹青。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兽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兽医教育,2020(3):25-30.
[2] 范泓洋。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J]. 高等农业教育,2021(4):70-75.
[3] 王文生。联合教学法对提升兽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J]. 教育教学论坛,2022(5):110-115.
[4] 林伟。基于问题与案例的教学模式在兽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3(6):220-225.
[5] 陈彦川。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新路径——问题导向与案例结合教学 [J].中国畜牧业,2024(7):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