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生审美能力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作者

张贤虎 杨婷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限于技能训练,还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是学生理解艺术、表达创意和进行艺术创作的核心素质。当前,高职美术教育面临审美教育相对薄弱的挑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理解尚需提升。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美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艺术审美视野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首要措施。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艺术审美的视野,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这一措施主要通过艺术史、不同流派的风格分析以及实际的创作实践来实现。首先,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艺术史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还能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的思想启示。例如,介绍古典艺术的比例和对称之美、现代主义的简洁与抽象,乃至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跨界特征。这种全面的艺术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去感知和分析艺术作品,提升其艺术审美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各类艺术风格进行深度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标准。通过赏析各种类型的作品,让学生逐步掌握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如色彩、构图、光影、质感等的表现技巧,并理解这些元素在不同艺术风格中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欣赏与创作中,提升对细节的敏感度和综合评判能力,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课程中还应包括实践创作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创作、实验艺术、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实践艺术理论,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从中体验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并通过作品展示提升自信心[1]。

二、提升观察能力,强化感知审美的训练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感知能力的培养,而提高感知能力的关键在于通过观察训练来强化。美术教育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对学生观察力和敏锐度的培养。教师应通过各种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从细节中感受到形状、光影和色彩的变化。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如写生、静物观察、人物素描等。这些训练通过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对象,提升其对细节的敏感度。在写生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分析物体的形状、比例、空间关系及其色彩变化。通过不断的写生实践,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准确的观察方法,并且学会将视觉感知转化为创作的能力。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细节上得到提升,培养他们从多角度、不同层次去感知美的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静物或自然风景,还应包括对人文环境的关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街头景观等地,让他们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观察。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对美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获取创作灵感。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不仅能看到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领略到现代社会中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强化感知审美的训练还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设备展示作品,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搭配、构图原则等艺术要素。在数字艺术逐渐兴起的今天,传统的观察训练方式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工具,丰富他们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三、设计创新实践,培养艺术创作的独立性

高职美术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还应注重其创作能力的培养。设计创新实践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审美知识,还能够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尝试,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提供多种创作主题,让学生在创作中实践审美理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类的课程,如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促进学生将艺术的表现形式延伸到实际应用中。这类课程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环境中进行创作,帮助他们理解艺术与实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出创新的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的创作实践,如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的项目。这类跨领域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与融合中获得更多创作灵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跨学科的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视觉艺术的技巧,还要学会如何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最终创造出富有创意和艺术性的作品。设计创新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创作的引导。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在实际创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验。通过这种鼓励创新和自主创作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思维,增强其对美的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2]。

结语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其创作思维和个性发展。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操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与表现力。未来,高职美术教育应更加注重审美教育的多维度发展,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技巧到思想,全面提升其艺术水平,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 子 健 . 高 职 院 校 美 术 教 学 对 学 生 审 美 能 力 的 培 养 [J]. 新 美域 ,2023,(05):153-155.

[2] 王慧聪 . 学生审美能力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J]. 内江科技 ,2022,43(0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