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轨四维:法治思维融入高职校园安全建设实践探索

作者

李丰旭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引言:

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正常教育和平稳发展。法治思维是以法为准绳、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思想模式,将其纳入到高职校园安全建设中,对营造良好的、安定的校园环境十分必要。同时将校园安全知识相联系,从防艾、防诈骗等特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可以有效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本文站在双轨四维角度,研究分析法治思维融入高职校园安全建设实践,对于促进高职校园安全建设工作稳步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治思维和校园安全知识“双轨”融合的现实意义

在高职校园安全建设中,法治思维和校园安全知识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法治思维是高职校园安全建设的价值范式,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建构高职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架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职业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与义务关系,确定师生安全活动范围,保证高职校园秩序安全稳定。校园安全知识是保障教师和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实际指导,以消防安全为例子,通过对消防防火、逃生自救、消防器材运用等实践技巧传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和教师风险防范意识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1]。法治思维和校园安全知识双轨融合,产生合力的管理效果。在校园安全知识教育中引入法治思维,明晰违反安全标准规定可能要担的法律责任,促使学生和教师由被动遵守到主动履责转化,并将其作为内在的行动规范予以内化。同时,对校园安全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也为学生们法治思维应用创造现实平台。在解决安全事故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们学习运用法律方法解决问题,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了解法律精神,将法律知识转变成法律素养。

二、双轨四维视野下法治思维融入高职校园安全建设实践途径

(一)防艾宣传

首先,对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根据防治条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人依法享有不受歧视的权利,感染者和病人都有责任将自己被感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对方,这一条款不仅保护病人的合法利益,而且还对病毒传染进行限制。具体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开展法治讲座,邀请法学专业人士结合实际案件,对蓄意传播艾滋病病毒、泄露感染者隐私等违法行为后果进行专业分析,增强学生和教师对法律的敬畏。通过对个案互动研讨,使广大师生站在法律角度认识防艾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其次,要把法治教育和艾滋病预防宣传相结合。通过校园安全教育,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建立起对艾滋病的准确认识,在学校里建立法制保障和科学保护并举的防艾工作模式,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病人、科学防治的良好环境。

(二)防诈骗宣传

首先,组织学生深入地利用法治思维,对诈骗的法律性质和法律责任进行解读分析,通过对法律条文的准确解读,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诈骗行为的违法本质和社会严重危害性。同时结合校园安全知识教育、法治教育,根据学校常见的诈骗,进行专门的预防技巧训练,着重引导同学们辨别网上兼职骗局中的低门槛高收益的虚假承诺、虚假中奖信息中的手续费支付等常见骗局,学会核实信息来源,拒绝不明转账等。开展仿真诈骗情景演习,设计假冒客服退款、网上刷单返利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增强学生危险辨别能力;组织防诈骗知识比赛,通过比赛促进学习,加强法律知识和安全防护重点。通过以上措施,学生防诈骗意识和处理技巧有效增强,能够熟练地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利用自己的安全知识和技巧,减少被骗的可能性,从而建立起稳固的校园反诈防线。

(三)法治思维培养

法治思维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将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建立起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组成的立体的教学系统。在学校层面,将法治教育与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相结合,以《法律基础》为必修课程,对宪法、民法、刑法等核心法学内容进行系统讲授,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差别化的法治教育,如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法》等与护理专业相融合,将《公司法》《税法》等与财经专业相融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方式,加强学生在职场情境中的法律知识运用技能。在家庭层面,家长要主动提高自己的法治素质,在平时的生活中严格遵守法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3]。比如在消费纠纷和交通出行等问题上,采取合理合规的处理方法,为子女做好表率。在社会层面,充分利用法律宣传教育基地、法院、律所等社会力量,打造身临其境的法治实践环境。通过法院庭审旁听,使同学们对受司法审判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法律的认识。

(四)校园安全知识普及

除了继续使用传统的讲座、班会等教育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介平台信息传递优势,多角度地推进安全知识普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介,设计和传播既有专业又有趣味的安全知识。采用图文混排和动态图解等直观的表现形式,促使学生对校园安全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与此同时,利用动画、情景剧等创新方式,进行校园安全主题短视频创作,围绕火灾预防、防溺水自救、交通安全等重点方面进行,对安全重点和应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吸引学生观看和评论。此外,实践是提高学生安全防范素养的有效手段,要定期组织消防疏散、地震躲避等情境仿真演习,通过制订规范化的演习程序,建立真实的仿真情境,使同学们能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学会如何规划紧急逃生路线、使用救援设备等实用技巧,从而加强危险预防和紧急情况反应能力。

结语

总之,经过本文研究分析,法治思维融入高职校园安全建设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长期性,在现在及未来的高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持续加强对高职校园安全建设的实际调研,明确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站在全面统筹的角度研究分析解决方法,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法,确保其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发挥出最优管理效益,确保高职校园安全建设长久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金 , 王海燕 . 高职院校”法治 + 安全”双轨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3,(18):89-94.

[2] 张立新 , 陈志平 . 四维联动视域下高职校园安全法治化实践路径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42(29):67-72.

[3] 李菊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研究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2).

作者简介

李丰旭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