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张东琴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舍得乡中心学校 663202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英语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 - 学 - 评一体化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综合提升。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教- 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策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目标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作用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掌握,更涵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构建以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这一要求在英语听说课中尤为重要。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更应通过听说活动的设计,增强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能够在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中实现知识的实际运用,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是从实际语言使用出发,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2. 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目标设定

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关注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学生通过听力训练,不仅要学会理解单词和句子的含义,还要能够从语境中准确把握信息。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课本内容的学习,更需要通过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听力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语境下的信息提取技巧。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则要求学生在表达时能够准确传达思想,清晰表达观点。在英语听说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确保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避免只停留在单一的语言结构或简单的句式上。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学生能够在不断练习中获得进步,逐步提高其语言的流畅性与自然性。

3. 教- 学- 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 - 学 - 评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反馈与调整。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教学目标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各项能力。例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听说表现来评估其语言运用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种灵活性使得教学不仅仅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还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实现更高的学习成效。评估过程的实时反馈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持续改进,使其在听说能力方面取得稳步提升。

二、初中英语听说课教- 学- 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结合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教师通过设计真实语境中的任务,使学生能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提高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能力。任务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从简单的日常对话到复杂的情境交流,逐步增加任务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任务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至于过于复杂,以免学生因难度过大而失去学习信心。通过多次的任务实践,学生能够不断积累听说经验,逐步提高自信心和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关注语言能力的提升,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与互动,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境化教学的实践

情境化教学强调将语言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结合。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情境可以是课堂模拟,也可以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交流场景。教师通过设定任务,让学生在模拟购物、问路、谈论天气等情境中练习听说,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保情境的真实性,还要关注情境的多样性,涵盖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等多种领域。情境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使用英语,既能增强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也能提升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情境化教学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情境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中获得语言成长。

3. 动态评估与反馈机制

动态评估与反馈机制在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 - 学 - 评一体化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评估通常局限于期末考试或者单一的作业批改,而动态评估则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和即时反馈等方式,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在英语听说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对话、听力理解练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实时评估学生的语言运用情况。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听说能力上的薄弱环节,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此外,评估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励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同时,反馈应注重积极性和建设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改进语言表达。动态评估和反馈机制的有效实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从而确保学生在听说能力上获得稳步提升。

结论

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 - 学 - 评一体化实施策略,注重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情境化教学和动态评估与反馈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上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贴近生活的学习体验,使语言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实际能力的提升;动态评估与反馈机制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问题,并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个性化、灵活化。

参考文献:

[1] 王晓 . (2020).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讨 .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 41(3), 58-64.

[2] 刘阳 . (2019).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与反思 . 外语教育与研究 , 38(6), 45-51.

[3] 刘岩 . (2021).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 教育实践与研究 , 37(2), 73-78.

[4] 吴婷婷 . (2018). 动态评估与反馈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现代教育科学 , 30(5),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