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常态下加强农商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作者

谢威

山东巨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74900

引言

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日益由青年员工队伍所构成,对银行战略落地以及长远竞争力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其思想动态、价值取向与职业素养。不过,在时代变革以及青年群体特点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现有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内容契合度以及应对环境挑战这些方面暴露出不适应之处,探索更具时代感且富有吸引力的有效路径已成为亟待解决之事。本文对当前农商银行青年思政工作所面临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并系统地提出具有前瞻性与操作性的优化对策,对于激发青年员工内生动力、筑牢合规风险防线以及保障农商银行在新形势下履行好金融职责而言具有重要价值。

一、新常态下农商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传统教育方式与青年员工接受习惯存在代际鸿沟

在农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传统教育方式依赖单向静态传授模式,与当代青年员工沉浸于数字化社交平台所形成的即时互动偏好构成显著矛盾,这一代际鸿沟直接表现为教育内容载体缺乏创新活力而难以引发青年群体的内心共鸣,吸引力不足体现在青年普遍对重复单调的理论宣教产生认知疲劳从而主动回避学习情境,深层原因根植于两代人在技术媒介认知框架与信息消化节奏上的天然差异,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图无法有效转化为青年员工的自觉践行意愿并削弱整体教育实效。

(二)工作内容未能有效契合青年员工实际需求与成长困惑

农商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供给层面与群体特质及深层诉求的密切度下降,员工思想多元化、个性化日益显现,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不足,有时没有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和特点,难以获得员工思想上的认同,对于日益凸显的工作节奏压力与情绪管理挑战也缺少足够深度且常态化的心理关怀与韧性培育支持,这种内容与实际成长痛点间的错位削弱了思想引导的穿透力和共鸣感 [1]。

(三)复杂社会环境与信息冲击对青年员工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多元价值思潮共生、网络信息碎片爆炸的现实语境中,农商银行青年员工身处的信息生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开放社会环境滋生的享乐主义倾向悄然解构传统金融从业者克己奉公的职业信仰,商业资本裹挟的消费文化持续冲击艰苦朴素的集体记忆传承,自媒体场域高频更迭的争议话题时刻干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认同。各类后现代思想通过算法推荐机制不断解构集体至上的组织共识,使部分青年在物质诱惑与职业理想之间产生认知摇摆,多元信息流稀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度密度而削弱价值引导效力,导致青年员工的价值判断在信息洪流中趋向原子化与碎片化沉淀,形成价值内核稳定性不足的思维惯性。

二、加强农商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对策

(一)强化价值引领,将农商银行使命与青年个人发展紧密结合

农商银行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将服务“三农”、深耕县域经济、践行普惠金融的天然使命转化为青年员工可感知、可参与、可期待的价值图谱,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到自身岗位在支持“三农”、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服务社区百姓链条中的独特意义,通过“金融村长”“社区金融顾问”的身份更好地融入村庄社区,让银行的发展蓝图与青年渴望实现社会价值的职业追求自然交融。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普惠金融服务深化的广阔实践场域,为青年员工创造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社区网格、贴近小微企业主的常态化机会,搭建更多青年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普及金融知识、优化服务流程的具体事务中贡献智慧与汗水,在基层历练成长,使青年在直面三农的真实需求与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农商人扎根基层、服务实体的价值所在,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孕育强烈的职业归属与事业认同。

(二)深化内容供给,聚焦青年关切

青年群体常见的工作高压情绪波动亟待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心理辅导团队可利用线上匿名字段收集服务窗口常见冲突导致的情绪淤积,随后定向推送压力疏解训练营课程资源。合规意识培养必须超越刻板禁令宣导,将反洗钱操作细则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转化为情景互动题库,通过模拟真实业务办理中的道德两难选择深化规则理解。身边榜样素材采集宜侧重发掘信贷外勤团队服务农户的细节故事,组织跨网点青年对话还原优秀客户经理化解恶意投诉的心理调适过程,使抽象职业精神具象为可触摸的行为范式[2]。心理健康维护体系需融入日常管理架构,积极展示农商银行形象,宣传农商银行好的声音,避免负面情绪蔓延影响团队协作效能。

(三)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党委领导、团组织主抓、多方协同的“大思政”格局

农商银行通过构筑常态化培育机制将思想引导嵌入日常业务流程,运用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载体,定期组织覆盖全岗位的业务操作规范学习,让政策导向自然沉淀在信贷投放、风险管控等金融实践细节中,同时设计复合型技能竞赛,将思想政治要求融入数字化营销、绿色金融服务等核心能力评价维度,让员工在实战历练中深化对国家金融政策的理解认同。创新活动载体,建立青年课题攻坚小组,围绕乡村振兴信贷产品研发、普惠金融服务站优化等真实业务场景开展创意提案征集,引导青年将个人智慧汇入机构战略转型过程,并感受价值创造的精神激励。管理层实施项目制导师陪伴计划,设立不同带教辅导基地,择优选拔优秀骨干人员担任导师,开展传帮带活动,业务骨干在指导青年员工破解农户贷款风控、移动支付推广等实务难题过程中同步传递农商人服务“三农”的使命情怀,使思想引领如同呼吸般融入岗位精进的每个成长节点而形成内生驱动力。

(四)搭建成长平台,将思想引导融入业务实践、技能竞赛和创新活动

农商银行党委必须切实承担起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核心职责,将青年思想动态分析与引领工作纳入年度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定期专题研究部署,系统整合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业务管理等条线资源力量,为青年思政工作提供坚实的政策倾斜、经费保障与阵地支持,并清晰划定党委班子成员、各党支部在联系青年、指导工作中的具体责任边界与任务清单。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贴近青年、了解青年的天然优势,主动承担思政工作具体策划、执行与反馈的主体责任,依据党委确定的总体方向与青年群体的实际特点,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形式新颖、内容扎实的主题教育活动、岗位建功行动与青年关怀项目,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密切跟踪青年参与度与反馈意见,及时向党委汇报青年思想状况变化与活动成效,动态调整工作策略以保持与青年需求的同频共振。

结语

本文围绕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崇高使命来紧密开展价值塑造工作,依据青年在职业发展、心理调适、价值实现层面的深层诉求精准构建内容体系,凭借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及协同机制去整合各类资源,同时把思想教育以创造性的方式融入到日常业务实践以及创新活动当中,如此这般,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与渗透力便能得到显著提升。在后续阶段需不断对工作载体的创新展开持续探索,尤其要注重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以及长效机制的建设事宜,进一步深化针对青年思想动态的精准研判与效果评估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瑛 . 加强商业银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J]. 营销界 ,2019,(29):234-235.

[2] 郭艳. 农商银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D]. 延安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