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德育元素渗透策略

作者

封双杰

中山市迪茵公学 邮编:528445

摘要: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德育元素渗透策略,挖掘语文教材蕴含德育资源构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平台。融合学科知识与道德实践,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案,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深化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效果。通过系统阐述三个方面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品德修养,增强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基础。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德育渗透;项目化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道德品质塑造重任。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模式逐渐成为教学实践新趋势。如何在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有效渗透德育元素,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同时,实现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热点话题。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德育元素渗透策略,为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构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平台

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德育因素通过文学作品、散文、诗歌、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有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师需要通过系统分析语文教材,梳理各年级各单元的德育主题,建立德育资源库,为跨学科项目设计奠定基础。梳理过程中应注重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超越表层文本理解,深入探究作品背后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选取适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德育内容,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泛说教。教师还需关注教材中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如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科学原理、艺术表现等,为构建跨学科联系提供可能。

基于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教师应整合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学科内容,围绕共同主题构建学习平台。平台构建需确立明确的核心问题,使项目具有探究价值与挑战性;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与探究欲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材料、网络资源、社区场所等,为学生探究提供支持;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如主题论坛、成果展示会等,促进学生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等多方面表现。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适时提供指导与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深化对德育内涵的理解。通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使德育元素自然融入各学科的学习过程,避免单纯说教,增强德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融合学科知识与道德实践,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案

融合学科知识与道德实践需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学科内容,设计主题鲜明任务清晰项目方案。前期须明确主题,基于语文教材蕴含德育因素,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适宜主题。确立具体项目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为项目实施提供方向指引。设计学习任务,将探究问题、资料收集、成果展示等环节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习得知识技能又感悟道德情感。项目实施需注重过程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从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体验等多维度评价学生表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以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为例可设计珍贵品格探究跨学科项目。此项目整合语文、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谦虚品格价值。项目任务设计丰富多样:组织学生阅读《落花生》,品析文本,理解落花生内敛朴实品格;安排学生查阅落花生生长习性科学资料,设计落花生生长观察记录表,亲自种植落花生,定期观察记录生长过程,撰写观察日记。再通过走访农民,了解落花生种植技术与收获情况,感受农民辛勤劳动不求回报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调查落花生营养价值与加工利用情况,收集整理落花生相关谚语俗语,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谦虚品格教育,组织学生创作主题手抄报、漫画或微视频举办品格故事会,分享项目成果与感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深化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效果

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情境创设法通过构建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发道德思考;项目驱动法围绕核心问题设计系列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践体验等方式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责任担当意识;角色体验法让学生置身特定情境,扮演不同角色,感受人物情感,理解道德行为价值;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讨道德问题,促进思想碰撞,培养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还可运用故事分享、辩论讨论、专题研究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在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可采用英雄精神传承项目设计。此项目融合语文、历史、音乐、美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通过多种创新方法展开。采用情境再现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狼牙山战斗场景,播放相关历史视频资料,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英雄事迹调查活动,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搜索、走访老兵等途径收集整理抗日英雄事迹材料。教师还需要设计重走英雄路虚拟实践活动,利用VR技术或地图标注,模拟五壮士战斗路线,体验英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引导学生创作致敬英雄的主题作品,如诗歌朗诵、音乐配乐以及绘画创作等,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组织英雄精神今传承主题活动,邀请军人代表、社区工作者等与学生交流,探讨新时代如何传承英雄精神,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壮士舍生忘死、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革命先烈的崇高品格与伟大牺牲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

结论: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德育元素渗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要途径。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德育资源,构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平台,融合学科知识与道德实践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案。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深化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效果,这三方面策略实施能够使德育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统一。未来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德育渗透策略,不断提升德育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段淑佩.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析出与融入研究--以统编版五年级教科书为例[D].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23.

[2] 吴梓坤.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4(22):103-105.

[3] 赵晓宁. 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多学科融合点的选取[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2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