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作者

杨应春

51052119690402407X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作为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以期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对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本文力求为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降低措施;经济效益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建筑工程造价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探讨降低造价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降低工程造价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1.1 建筑工程造价的定义

建筑工程造价涵盖项目设计建造、招投标、投资决策、运维使用、结算等多个阶段。依托已完成建筑工程,参考前期设计方案,合理控制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甚至以最少的工程总造价实现投资建设总价值目标。

1.2 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成本大,管理过程复杂。建设项目与国家经济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措施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有效避免资金浪费问题。

2、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2.1 设计阶段因素

2.1.1 设计复杂性

建筑工程设计的复杂性直接影响施工难度和成本。复杂的设计通常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在设计阶段应注重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避免过度复杂的方案。

2.1.2 材料选择

设计阶段的材料选择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优选的材料可以降低成本,而不合理的选择则会增加成本。设计师应充分考虑材料成本、施工工艺和维护成本,以选择最经济的设计方案。

2.1.3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对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和劳动力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2 施工阶段因素

2.2.1 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2.2.2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周期和成本。采用高效的施工工艺可以节约时间和资源,从而降低成本。

2.2.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的选择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成本。

2.2.4 施工周期

施工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可以降低工程管理和劳动力成本。

2.3 材料与设备因素

2.3.1 材料选择与采购

材料的选择和采购管理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材料选择和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2.3.2 设备管理

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对工程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合理使用设备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4 市场因素

2.4.1 材料价格波动

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是导致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首要因素之一。全球经济状况、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材料价格。

2.4.2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施工材料的短缺,从而推高相关材料的价格,使整体工程造价成本上升。

2.5 政策因素

2.5.1 政府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投资政策等对工程造价有直接的影响。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2.5.2 环保与安全要求

政府对建设项目所规定的环保、安全和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可能会增加诸如污染防治设施、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2.6 管理因素

2.6.1 工程管理能力

工程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经验对工程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强化管理能力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2.6.2 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的管理水平,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体制、质量保证体系等,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

2.7 其他因素

2.7.1 招标竞争程度

工程招标的竞争程度和承包商的竞争能力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报价。较高的竞争程度会促使承包商降低报价。

2.7.2 外部环境

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3、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3.1 优化设计

3.1.1 设计方案优化

在设计阶段,应注重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避免过度复杂的方案。设计师应充分考虑材料成本、施工工艺和维护成本,以选择最经济的设计方案。

3.1.2 成本分析

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将设计决策与成本关联起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的设计选择。这有助于在设计阶段就采取措施降低潜在成本。

3.2 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3.2.1 材料成本控制

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周转损耗,材料进场做到质优量足,合理堆放,避免二次搬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原材料。

3.2.2 设备管理

对现场的机械特别是大型机械做到有计划的合理使用,实行专人操作、专人保养,减少维修,降低机械的磨损率,提高机械使用率。

3.2.3 劳动力成本控制

合理安排好各种工序,各工种间的穿插,提高效率,减少浪费,节约资金开支。同时,合理的薪酬政策可以降低用工成本。

3.3 提高管理水平

3.3.1 建立质保体系

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设备、劳动力的管理,实施全过程控制。

3.3.2 监控系统

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实时跟踪工程进度和预算,及时做出调整,确保工程在预算内完成。

3.4 创新技术应用

3.4.1 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材料损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费和材料费。

3.4.2 先进设备的引进

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5 精细化管理

3.5.1 材料采购管理

在采购中做到“三掌握”,“三对比”,掌握市场材料价格、货源情况和厂家信誉。对比材质、运距和差价,采购时优先考虑材质和差价。

3.5.2 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探,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可行的施工方案。

3.6 竣工验收与结算

3.6.1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工程关键环节,造价工程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对项目工程实际发生资金量进行审核与结算,通过第三方维护好各方面利益。

3.6.2 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直接涉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施工费等。应确保实际施工成本控制在合同金额内,避免额外费用。

4、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建筑工程造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计阶段因素、施工阶段因素、材料与设备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管理因素等。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优化设计、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创新技术应用和精细化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4.2 展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支持和监管,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珊珊.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价值工程,2020,39(12):48-49.

[2]王素红.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J].居舍,2020(0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