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视域下初中化学高效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探析

作者

李亚男

新泰市青云中学山东 泰安 271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初中化学高效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在促使学生产生实验兴趣、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优化实验设计、强化小组协作、注重交流讨论进行阐述,希望对相关参考者提供有益的借鉴,让化学实验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欲望;小组协作;交流讨论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这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验证与技能的训练,学生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让化学实验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现阶段初中化学任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实验设计,激发探索欲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革新,关键在于优化实验设计以激发学生探索欲。其一,教师应紧扣生活实际设计主题,从日常饮食、环境问题、材料应用等方面取材,让学生感知化学实用性,促使其主动探寻原理;其二,简化实验流程的同时突出核心知识,提出繁琐步骤,聚焦关键反应与现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三,增加实验可变性与拓展性,预留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点燃探索热情。

以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学生实验4“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为例,教师首先紧扣生活提出问题,基“在医院中,病人急救时常会用到氧气瓶,那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氧气供我们研究其性质的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在实验准备阶段,摒弃教材中一些复杂但非核心的装置搭建讲解,聚焦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关键步骤:药品取用、装置气密性检查、气体收集方法等,利用简单易懂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在学生初步掌握制取氧气之后,教师增加实验可变性,引导学生思考:“若改变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制取氧气的速率会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实验,改变浓度进行对比实验,观察气泡产生快慢,记录数据并分析规律。

二、强化小组协作,培养综合素养

在新课改视域下,强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协作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分组时,教师应依据学生性格、能力、知识水平合理搭配,确保每组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互动生态。在实验前,明确成员职责,如组长统筹、操作员动手、记录员精准记录、观察员留意异常当,让人人有事可做。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需相互沟通,协同解决器材使用、步骤衔接等问题,培养合作与沟通技巧,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

具体而言,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可依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业成绩等,将性格开朗、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选为组长,动手能力突出的担任操作员,细心且书写工整的座位记录员,观察敏锐的担当观察员,进行科学分组,每组4-5人,确保优势互补。在实验开始前,组长组织成员熟悉实验流程,操作员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记录员则准备好记录表格。在实验过程中,操作员严谨地按照步骤进行药品取用、装置搭建,若遇到导管连接不顺畅等器材使用问题,及时与小组成员沟通,共同思考解决办法。记录员一丝不苟地记录氧气制取的时间、产生气泡的情况等数据。观察员时刻留意装置有无漏气、药品反应是否异常等状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反馈。通过这样的协作,学生不仅能高效完成实验,更在实验中提升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综合素养。

三、注重交流讨论,共享实验成果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交流讨论、共享实验成果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搭建多元交流平台,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一方面,各小组汇报实验过程、结果、心得,阐述遇到的难题与解决路径,以点带面,拓宽全班学生的思维视野。另一方面,组织跨组互评,围绕实验设计合理性、操作规范性、结论准确性等维度展开,让学生在评价他人中反思自我,持续深化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实现实验成果效益最大化。

具体而言,在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之后,教师组织交流讨论环节。首先,各小组轮流派代表上台汇报,一组代表拿着记录册,条理清晰地说道:“在实验时,起初装置气密性检查出现了小问题,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导管连接处松动,重新固定后顺利制取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氧气性质时,发现浓度高的氧气复燃更剧烈。”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记录要点。汇报结束后,开启跨组互评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不仅分享了成功经验,还在他人失误中汲取教训,拓宽知识深度与广度,让实验成果得到充分共享。

总而言之,新课改视域下初中化学高效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教学策略。通过精心优化实验设计,将化学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逐渐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此基础上依托小组协作、交流讨论,让学生的实验成果共享、实验经验互鉴,最终实现化学学习水平、实验能力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浣清.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J]. 教师博览, 2024, (12): 53-55.

[2]吴全.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学周刊, 2024, (12):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