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视角下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高效开展探究
王璇
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为了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夯实科学学习基础,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去复习,在复习中及时巩固知识。然而,当下的复习模式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回忆,对知识内在结构、核心素养的关注度不足。为此,教师需要立足生本视角去探索更为适合的复习形式。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提出了单元复习课的基本形式,以改进传统的复习模式,在高效复习中提升科学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单元复习;学生主体;高效教学
引言:一般情况下,单元复习课要依次带领学生去巩固单元知识,补充单元知识学习漏洞,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然后再从全局着眼去带领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结构,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问题剖析
(一)重知识轻素养
大多数时候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都存在着重知识轻素养的问题,学生在复习课上只能大致梳理一下本单元都学习了什么,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但是课堂的新知传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及时的复习进行巩固,此时这样侧重知识复习的单元复习课显然无法达到要求。
(二)重指导轻探究
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在单元学习中的漏洞不同,在新知传授教学中,教师要照顾所有学生的需求,但是在复习课上就要注重学生“个性”,才能实现有针对的复习。单元复习课上表现出来的重指导轻探究的问题本质上是对学生主体的忽视,又将学生带入到了无差别的教学中,最终达成的复习效果必然有限。
二、学生主体视角下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组织策略
(一)基于复习单元,聚焦整体结构
单元复习与普通的课后复习不同,它是指向单元知识结构甚至是过往知识经验联结的复习课。在学生主体视角下去组织高效的单元复习课,教师要从复习单元入手,聚焦单元的整体结构分析知识逻辑,确保单元复习课上学生能够逐步从基础的概念出发,逐步联结升华形成概念体系,并形成整体框架与知识系统。
“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一单元的核心主题是“生物如何通过不同方式适应环境”,对本单元的课时内容予以观察发现基本是对生物现象的观察,并会围绕现象去进行规律探索,但是整体缺乏应用部分的内容。通过对复习单元整体结构的梳理,本次单元复习课可以从现象到规律,之后再拓展至应用。按照这样的层次推进,避免在单元复习课上出现碎片化的问题。
(二)把握单元内容,建构知识联结
单元复习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以知识的深度理解带动,但是又不能局限在知识的机械回顾上。这就要求教师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尝试建构知识之间的深度联结。在嘘学生主体视角下,教师可以选择在单元分析之后创设单元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出驱动问题,让学生在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辅助学生完成复习。
“水的三态变化”的前两个课时“水到哪里去了”、“小水珠从哪里来”主要是通过对蒸发和凝结两个对立现象入手建立水的三态变化的初步认知。第三课时“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则是整合规律,揭示了温度对状态变化的核心作用,由此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基于这样的单元内容,教师可以提供“雨后操场的水坑即使不管也会自己消失”、“冬天室内窗户上产生水珠”的情境案例,并引出“如何用三态变化原理设计一个‘防雾镜’”。从而在单元复习活动中自主完成知识联结的建构,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开发不同课型,满足高效需求
单元复习以“单元回顾”为基础,结合单元内容、单元结构的不同,教师要开发出不同的课型去满足实际复习需求,推动单元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总的来说,思维导图型单元复习课是指导学生建立单元知识系统的课型;闯关型单元复习课是以闯关的形式围绕概念、实验等开展的复习课;习题讲评型复习课是以习题作答与讲评为核心的复习课。这些不同课型的复习课具有各自的功能,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去应用就能够达到高效复习的需求。
“简单机械”单元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许多核心机械原理,在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按照从单一机械到复合机械的横向逻辑入手,逐步提升单元复习课的复杂性。根据单元特点,教师先借助思维导图型复习课去帮助学生构建机械分类与原理的知识网络,夯实知识基础。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模版支架,让学生结合机械类型、结构图、公式与生活实例的模式去梳理单元知识内容。再借助闯关型复习课在游戏化活动中巩固核心概念与实验技能。比方说,设计概念快答、实验解密、生活侦探三项基本游戏活动,让学生从概念回顾到生活应用,逐步深化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考与学习。之后再借助习题讲评型复习课去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学习误区。通过发放精选习题来诊断学生的学习误区,在批改习题时统计常见错误。针对错误改编错题,帮助学生实现举一反三。
(四)超越复习单元,强化迁移应用
面对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要求,单元复习课的核心是要辅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单元复习课中,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超越复习单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为了强化学生的迁移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跨学科主题活动或者是项目实践活动。
“天气变化”单元教材中也是按照从单一现象到综合系统再到社会应用的思路编写的,但是为培育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作用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要立足于单元并超越单元,融入项目化学习实践来为学生提供在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的平台。比方说,设计“校园气象站”的跨学科项目实践,学生分别从不同学科入手去参与实践,在做中学,深化学习思考。例如,科学本体角度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雨量器等具体工具去记录一周的天气数据。数学学科角度则可以去统计一周内气温变化曲线,计算温差。语文学科角度学生可以撰写气象报告,描述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超越复习单元本身的单元复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渐掌握知识应用的方法,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实践性与社会性特征。
结语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科学单元复习,旨在打破传统复习模式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机械记忆,鼓励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提升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能力,锤炼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福玉.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实践探索[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02):8-10.
[2]金叶.提升小学科学单元复习实效性的策略——以教科版《科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3,(10):43-46.